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金岳霖的雅量

1934年,清华出身的沈有鼎在哈佛拿到硕士学位,遂转学德国,先后在海德堡大学、弗赖堡大学杰浦斯和海德格尔指导下从事哲学研究。1934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次年任教授,旋名震清华,声播各界,被好事者誉为“中国逻辑学界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天才人物”。

事实上,早在清华读书期间,沈有鼎就以才华出众令师生刮目相看,他的业师金岳霖,与“哈佛三杰”之一的哲学家汤用彤都认为沈氏才气非凡,日后堪当大任。而沈氏自己也感觉良好,且不免自负,直至成为清华校史上特别值得记述的传奇人物。

许多年后,台湾出了一本金岳霖在西南联大的学生殷海光(福生)临终话语的书《春蚕吐丝》,其中有一段讲到全面抗战前北平逻辑研究会。说的是在一次聚会上,有人提起果德尔工作的重要,金岳霖说要买他一本书看看,他的学生沈有鼎对金把头一摆,做不屑一顾状,说:“老实说,你看不懂的。”

老金闻言,先是“哦,哦”了两声,然后说:“那就算了。”

殷海光在一边看到他们师生两人的对话大为吃惊。学生不客气地批评,老师立刻接受他的建议,这在内地是从来没有的。老金在西南联大时候的得意门生,时在美国已是学界名人的王浩读罢这段记载,认为此事“大致不假”,而且觉得大家都该有金先生这种雅量,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这样合理的反应被认为是奇迹,才真是可悲的。 h6+Ff0IGMDqP9gVL4XneoAYJvI0T3pdFVxjvTgFKx4BK1tRSAoQiS0MQydK7rt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