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这沓厚厚的书稿,窗外的山茱萸又到了挂果的季节。40多年前第一次踏入制药厂时,我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不承想此生会与这片土地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
这些日子,有人问我出版这本书的意义。其实最初只是想让年轻人了解企业的创业者在忙些什么,后来渐渐觉得,这些不同年份的文字碎片,倒像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我这个人,更是宛西制药在时代浪潮中搏击的轨迹。
书中那些“孙耀志说”“孙耀志认为”,其实都是宛西制药人用双手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说我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那就是我这辈子说了点人话,做了点人事,没有虚度光阴,并且让我的企业温暖了两万多个家庭。这些年,还常有人问起企业未来的发展,我倒觉得很自信——看到新进厂的大学生们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样子,和40多年前的我是一模一样的。
感谢各家媒体的朋友们,是你们用文字定格了那些值得铭记的瞬间,让今天的年轻人还能看到当年拓荒者的艰辛、创造者的奉献,激励当今经营者们去创新发展;我希望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座桥,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更多的追梦者勇毅前行。
窗外的工厂又飘来熟悉的药香,这缕香气自1979年那个春日起就从未断过。愿这本书能成为一个药引,让后来者尝得出创业的苦辛,品得到守业的甘醇,更望得见中医药的星辰大海。
乙巳年夏于伏牛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