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梦想家》看了,想法好,结构好,难怪你老师要“惊喜”。我也惊喜。这是你目前写得最好的剧本。好在哪里,我在电话上说了,现在说说你要注意的:一、话剧语言更需考究,要尽量精粹些。二、学会制造一些舞台效果。看话剧的观众,需要两种东西喂养,一是适量的调料,二是适度的提升。三、多余的、没有情节和情绪推进的部分,删。四、不要满篇都是感叹号。感叹号是要慎用的,许多时候,陈述比感叹更有力,也就是说,用句号比用感叹号更有力,比如:“你是个混蛋。”这是毋庸置疑的陈述,就比“你是个混蛋!”这样的叫嚷更有力。五、要特别注意什么才是真正的对话,应声虫不是对话,如果不是为了表现一个应声虫似的角色,就切忌应声虫似的对白,那是毫无意义的。比如,问:“吃了么?”答:“吃了。”这不叫对话。如果回答:“现在还不吃,我又不是神仙。”诸如此类的,才叫对话。六、文章是要改的,《红楼梦》《战争与和平》都改若干遍,巴尔扎克和雨果的许多小说,改本和初本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所以你要有修改的耐心。把文章往好里改,其实是件相当快乐的事情,你要学会享受这种快乐。修改时要不怕推翻自己,要舍得删。七、写作是一种自我修正、自我建设、自我完善,你写了空谈空想无所作为的吴有为,就要从吴有为身上吸取教训。八……我开始想到很多,写起来反而忘了,想起后再说。
比较你之前写的《分裂》,《时间梦想家》实在好得多。《分裂》不真实。艺术真实最核心的体现,是情感真实。情感不真实,艺术就毁了。许多生活中发生的事,照原样写成作品,可能给人虚假的印象,生活中没有的事,写成作品,却可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症结就在情感和常理的真伪。《西游记》,明明白白就是个上天入地的神话,却觉得离我们近,里面呈现的善良与丑恶、勇气与怯弱、公心与私念、诚实与虚伪,都是人类自身的镜子。比如《百年孤独》,写一个死去多年的亡灵回来,发现这个亡灵比刚死时老了许多,读者既觉有趣,又觉可信,因为人们的常识是万物都有新陈代谢。再比如《变形记》,一个人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我们也觉得真实到了骨骼;这个表达异化的作品,读完全篇,你会发现,里面真正是人的,正是变成甲虫的那个。你的《分裂》也写异化,但细节上站不住脚。《变形记》一开始就说主人公格里高利·萨姆莎变成了甲虫,把人逼到墙角,不给读者和作者留丝毫退路,但一涉及细节和细节捧出的情感,就无处不真。
总体说来,你的作品在取材上,天马行空的居多。你要多观察身边事,写身边事,有些事情存在了,但没有人注意,没有人写,一旦有人注意并加以表达,就变得有意思了。先让自己的故事有根。不要觉得身边事没写头,其实那是很考功力也很练本事的。最好的想象是看不出它是想象。天马行空有时候是廉价想象。我希望以后看到你弥漫着生活气息的作品。先不一定写成剧本,可以先写成散文,甚至可以尝试写写小说。
另,上次我忘了说,你《蟑螂》那个剧本是不是根据你妈妈的文章改编的?要注明,根据谁谁谁的改编,哪怕是妈妈的文章。这一点很重要,那是尊重原作者,也是尊重自己。
后天是你妈妈的生日,你要记得发个短信。长辈生日这天打个电话,发条短信,也算是你的责任。一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包括不能以忙为理由,推脱对身边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