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见自己
——写给儿子的信

1

一凡,你终于读了你喜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我着实为你高兴;不是因为专业,而是因为你喜欢。更让我高兴的是,进校至今,你对电影的热情丝毫未减,不像我当年,那么想读中文系,可真正进了中文系,很快就灰心失望。志向是一个人的支撑,但愿它能帮助你一直往前走。你在积极地思考,而且希望在某些问题上跟我讨论,偏偏我对电影是门外汉,我看电影全凭兴趣,你却是要当成事业来做的;在这一点上,你比我难,你要有恒心和耐性。

我只能笼统地说些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即人格。一个艺术中人和立志于艺术的人,心胸逼仄,生产的作品就不可能博大,所以先得建设自我人格。时常提醒自己:看到“我”,回归“我”。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个仙境,都有个宇宙,当你看到它,就不会为物所动,就会少去许多焦虑,从而归于宁静,让自己通透光明。然后,不断扩展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出色。这需要多读好书,多跟高于自己的人交往。束缚是另一种扩展。要强大自身,就得约束自身。世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都不怕,所以要有羞耻心和敬畏心。现在有羞耻心的人越来越少了,这是一种放纵,放纵的结果,是丧失乃至干涸。没有河床,也就没有河流。我知道学府多狂士,好作惊人之语,我上大学时也这样;过过嘴瘾尽管无害,但所谓惊人之语,往往是鄙薄别人,包括鄙薄大师和经典,其情形近于无知。其实就是无知。鄙薄人可算世间最轻松的工作,因此很多人乐意去做;由于自己的微不足道,便去夸大甚至编造别人的缺点,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毕竟是可怜的。我希望你不要如此矮化自己,哪怕评说一个普通人,在靠近他的灵魂之前,也绝不要轻易鄙薄他。踏实些,谦逊些。“谦逊近乎真理。”——这是你喜欢的李小龙说的。

要能感知别人的欢乐,更要能感知别人的痛苦。这样的交代或许多余,热爱艺术并痴迷于表达的人,从根本上说都是弱者,大狗和小狗相遇,叫(“表达”)的是小狗不是大狗;人杀鸡鸭,叫的是鸡鸭不是人;李煜亡了国,就写出好词来了……热爱艺术意味着天生敏感。我只是说,要有将自己荡开的能力,将心比心地去感知别人。艺术拒绝冷漠。尽管人类正从土木时代逐步进入钢铁时代,许多方面极尽奢华(比如你看过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但真正需要的,依然是那么简单的一点点东西。艺术要懂得表达那种简单。这方面,伊朗电影的确是榜样。奢华的铺排并不能在艺术上成就什么,就说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无非是钢铁时代的平庸之作,它注重的真的就是“视觉”,是感官,片末升华出的那一点“意义”,不仅肤浅,还严重缺乏说服力。一部震撼心灵、被普遍认同的作品,都有着广阔的社会内涵和人性深度,新拍的《悲惨世界》之所以好,新拍的《安娜·卡列尼娜》之所以不好,就因前者视野宽广,有灵魂的热度、精神的难度和追问,后者缺这些,可悲地浅化了原著。当然,电影是另一门艺术,无法照搬小说,也不应该照搬小说,但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如果你的电影是从名著改编过来,观众就会怀着一种期待,期待你的电影保持原著的基本质地,这是编剧和导演的义务。但事实上,许多电影达不到这个水准。新拍的《安娜·卡列尼娜》无情地伤害了原著,没读过原著的读者,还以为托尔斯泰写的就是电影里的那点事。改编名著是风险,也是挑战,某些有志向的导演会应承这种挑战。但大体来说,导演还是喜欢改编二流小说,他们在对二流小说的改编中往往能获得成功。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流小说给编剧和导演的精神压力小,他们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求想象和提升的空间;二是观众对二流小说的故事不熟悉,期待值也不高。所以,有时候并非从二流小说改编过来的电影真的比从名著改编过来的更好,而是观众的期待值低了,就以为它更好。

技巧是异常要紧的,怎样去叙述一个故事,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叙述,要多学,多想,看过电影后要对比和分类。学习技巧的目的,不是为技巧本身,而是让它帮助完成作品的意旨。好莱坞可谓商业片的王国,但他们有一条重要原则:主题大于演员和技巧。正因如此,好莱坞才能拍出不少经典名片。

曾经一个时期,人们只关注拍什么,对怎么拍不考究,现在又走向反面。事实上,这两大命题都很重要。拍什么是关注点,关注点都没意思,作品不会有太大意思。鲁迅曾给四川作家沙汀、艾芜回信,说文学“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把选材看得很重。文学如此,电影同理。苍白如死尸的自然很坏,无聊的搞笑同样坏。笑不是“搞”出来的,笑跟哭一样,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搞”才笑,那笑就廉价了;岂止廉价,简直是灰色,是慢毒。某些浅俗乃至低俗的快乐法则,对艺术并不适用。真正的艺术不会太闹,闹的本质是拒绝温润和沉思;从头至尾地闹,是无心也无脑的表现(艺术既要有心,也要有脑;心是情感,脑是智慧)。怎么写和怎么拍,就牵涉技巧了。这方面,老师会教你。技巧中很关键的要素,是无论多么久远的题材,都要赋予它现代感。这其实又不仅仅是技巧,也是思想。

你不要什么电影都看。摩根,你知道吗?他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基人,他对他的儿子说,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不应在价值稀薄的事情上耗费心力。这样的提醒非常重要,人精力有限,变成刀刃才能切,变成针尖才能刺。学习是一种主动姿态下的较量——跟高手的较量,正如拳师,只有在高手的硬度、血汗、雄心和打击下,才能成就自身的光荣。 La7BRNA2pfipn2N+sJkQ2Mj+eCwdGzy7+8YO229Rrp5i6/uXNHtfN2n1OzXHARg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