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在实践中讲好党课

党课的效果怎样,关键在于听者的感受,你讲了洋洋万言,听者反应平平,接受不了,恐怕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党课。因此,讲好一堂好的党课就要注重讲授的原则、讲授的方式、讲授的技巧。

(一)注重讲授的原则

没有讲授原则作为根基的教学活动,不仅会造成无目的的教学,也会造成没有效果的教学,这对授课老师和学员都将产生无可弥补的损失。

一要有政治性。党课姓“党”,其核心要义在于党性教育,目的是把党的思想、政策、路线、方针等传递到更多的普通党员身边,因此党课要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和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把党性放在第一位。

一堂好的党课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另外应言之有据。不能为了哗众取宠,把小道消息、低俗言论带上讲台。而是要与党中央对准表、赶上趟、聚好焦,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外,要注意区分场合、辨别对象,不该向外部披露的事情坚决不能说。

二要有针对性。党课的选题范围很广,包括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历史传统、党的创新理论等。党课选题应避免“一刀切”“一锅煮”“上下一般粗”等做法,应该依据讲课对象、讲课时机、目标需求等差异,把准脉搏,“对症下药”,合理确定授课内容。

毛泽东同志在讲党课时善于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有的放矢、因人施言、对症下药,激起了学员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他强调:“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毛泽东指出:“在教学方法上,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和要求红军宣传员找群众谈话时,首先要放下官架子,要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话。碰到雇农要讲雇农话、碰到中农要讲中农话、碰到商人要讲商人话、碰到工人要讲工人话,不能讲一大篇。

三要有价值性。一堂党课应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既能把工作实践抽象概括为理论性的东西,也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对以后的工作产生推动力。

因此,作选题时,要注意问题意识。一次讲课,总要致力于解决一点问题,要么是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形势政策的认识问题,要么是党员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按照列宁的观点,写文章、演讲要选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另外要和实际紧密联系,言之有物,避免漫无边际,空洞论说。

如果不关心听课人的心理需求,不贴近受众的思想实际,讲的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没用的大话和不解决问题的空话”,这叫隔靴搔痒,不可能受欢迎。

(二)注重讲授的方式

只有讲授的方式得当,才可以感化学员,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一要用好多媒体。好的PPT,一是让主讲人脱离讲稿,讲课思路清晰;二是可以很好运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使讲课内容能更直观地得以展现;三是更能吸引听课人把注意力放在老师的讲课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制作PPT要简洁大方,不能太花里胡哨,否则容易主次颠倒、适得其反。

应用多媒体不但使讲授简便、内容直观化,增加党员对理论的感性认识,而且其科学、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增强课堂气氛,激发党员学习的乐趣,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需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软件等电脑知识和幻灯机、投影仪的使用方法。有一定难度,在工作中应加强学习。

二要筹备党课教法。讲授的基本环节要尽量齐全,引入正题要快,陈述事实、讲故事要简明扼要;分析问题应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得出结论要吹糠见米、水到渠成;提出对策或倡议要条理清晰、操作性强。

主讲人要根据所讲内容,选择党课的方法,运用灵活的党课形式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党课生动而富有吸引力。讲好党课要切实改变形式单调、手段单一、强调灌输、忽视互动等状况,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三要熟悉党课讲稿。熟练党课讲稿就可以完全脱稿讲课,第一个好处是可以用眼神与听众沟通,增强亲切感,密切讲课人与听众之间的感情;第二个好处是可以了解会场情况,特别是听众情绪变化情况,便于掌控整个会场;第三个好处是可以根据上课的需要,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

毛泽东同志曾深有体会地回忆他在“抗大”讲党课时的情形:“不能照书本去讲,那样讲,听的人要打瞌睡。自己做准备,结合实际讲,总结革命经验,听的人就有劲头了。”

如果上课从始至终眼睛都不能离开讲稿一眼,那就不是讲课,而是念稿,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要做到脱稿讲课,上课之前要认真熟悉讲稿,默记讲稿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上课时,要按照讲稿的结构和内容,临场再做适当地发挥。

(三)注重讲授的技巧

语言是讲授党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党课讲授是否成功。

一要口语化。口头语言不同于书面语言,讲授党课的语言应口语化,便于接受和理解。口语化就是大众化,在讲授中,语言要通俗易懂,浅显明了,对新名词或生僻的词语应作具体解释。多运用平时生活中的语言,既能让学员有亲切感,又能拉近距离,产生共鸣。

毛泽东同志在抗大讲到“矛盾”概念时,他说,矛盾就是打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打架,你要战胜我,我要战胜你。这时候,瓦匠正在房顶上修房子,敲得叮叮当当。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和瓦匠也在“打架”。我们上课时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是瓦匠却要工作,这样就产生了矛盾。

真正的表达高手,不是张嘴能讲一堆高深理论,而是深入在己、浅出给人,不管多么高深的内容,让人听得懂、听得明白。

二要趣味化。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报告,其中说道:“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笑声)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一种风,是不好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

网络流行词汇、段子,幽默的语言,是让课程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最好调味剂。讲课中,可以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员,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员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授课者还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身边发生的故事为例,深入浅出地诠释课程内容。有故事、有情节、有场景,更容易吸引学员。另外,在讲授中,多讲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更能拉近距离,更有说服力。

三要感情化。要想把党课讲出感情就要实实在在给大家讲党课,而不是背党课,更不是念党课。只有情真意切、话由心出,讲出的东西才能打动人。

语言是有感情色彩的,重点的地方加重语气让人感到印象深刻;讲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时应胸怀崇敬与神圣,而不能神情漠然;讲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事迹时不能语调平平,毫无感染力;相反,讲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言行时自己肯定会义愤填膺,决不能一笑了之。饱含感情的语言会感染人、激励人,增加授课者与听众的互动与共鸣,从而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感情投入至深后,可以辅以恰当的手势和动作,将语言与直观示范结合起来,从而增强说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mWnjSYo9OGWq5DeKYUB0c589TzaVFvbHNisaBgQ+M2qML8xQ0oxrJELzADIzt8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