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早年丧母,寄养姑母膝下

对于诗圣杜甫而言,他的童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杜甫的母亲,那位出身于清河崔氏的女子,在杜甫还只是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时,便因病早逝。母亲的离去,如同春日里突然袭来的一阵寒风,让杜甫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他常常站在母亲曾经迈过无数次的门槛边,望着天空发呆,似乎在寻找着那一抹熟悉的温暖。

父亲的肩上扛起了家族的重担和丧妻的悲痛。杜闲,这位勤勉为官的君子,尽管心中满是哀伤,却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杜甫和家族的未来,他不得不另娶新妻,继续支撑这个家。然而,新妻的到来,并未能完全填补杜甫心中那份对母爱的渴望。

杜闲知道,自己作为父亲,有责任给予杜甫最好的教育和生活。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家中的经济状况并不允许他给予杜甫过多的陪伴和照顾。于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在他心中悄然形成——将杜甫寄养在自己的二姐家。

杜闲的二姐,也就是杜甫的二姑母,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家中充满了温馨和关爱。当杜闲带着杜甫来到二姑母家时,二姑母一眼便看出了这个小侄子眼中的落寞和不安。她紧紧抱住杜甫,轻声说道:“孩子,别怕,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二姑母对杜甫的爱,是那样的深沉而细腻。她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杜甫,给他最好的食物,为他缝制新衣裳,晚上还会坐在床边,给他讲那些古老而稀奇的故事。在二姑母的关爱下,杜甫渐渐走出了失去母亲的阴影,脸上重新绽放出了笑容。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愿意就这样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杜甫寄养在二姑母家的那段日子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如同恶魔,悄悄降临了。

杜甫和二姑母的儿子都生了病,二姑母心急如焚,她一边照顾着杜甫,一边又牵挂着儿子。夜里,她守在两个孩子的床边,泪水不停地流淌。

“二姑母,你别担心,我会好起来的。”杜甫虽然身体虚弱,但还是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安慰二姑母。小表弟也虚弱地握着自己母亲的手,眼中满是恐惧与无助。

二姑母摸着杜甫的额头,泪眼婆娑地说:“孩子,你一定要坚强,你们一定会好起来的。”二姑母不辞辛劳地照顾两个孩子,一勺一勺地喂他们喝药。

然而,命运却对这对表兄弟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尽管二姑母拼尽全力,小表弟的病情还是日渐恶化,最终没能挺过这一关,离开了人世。二姑母悲痛欲绝,几乎崩溃,但她还是强忍着哀痛,继续照顾着杜甫。

在二姑母的悉心照料下,杜甫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当他终于能够下床,看到二姑母那憔悴而坚强的面容时,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愧疚。他知道,是二姑母用无尽的爱和坚持,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杜甫趴在二姑母的床边,轻声说道:“二姑母,谢谢你,是你救了我,但我失去了小表弟……”二姑母泪如雨下,但还是摸着杜甫的头,安慰他说:“孩子,这是命,姑母不怪你。只要你健健康康的,姑母就心满意足了。”

那段在二姑母家寄养的日子,成了杜甫生命中一段难忘而伤痛的经历。他在这里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学会了坚强和感恩,但也失去了亲爱的表弟,这份伤痛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

后来,在二姑母故去后,杜甫为二姑母写了一篇墓志铭——《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在这篇墓志铭中,他深情地回忆了二姑母对他的关爱和养育之恩,以及二姑母救了他却失去了自己儿子的感人事迹。这篇墓志铭表达了杜甫对二姑母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怀念,也见证了他那段艰难而宝贵的成长历程。 WEvUg41TkkyhqPDmhMrmVZjeZM13So43VJcmAIdUEQFaZl52ACO2QcbepgaeY4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