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子恺(1898 年—1975 年),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丰子恺,堂号缘缘堂,笔名“TK”(FONGTSEKA),法号婴行,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石门湾),中国现代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漫画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
丰子恺绘画师从李叔同、国文求教夏丏尊,1917 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并加入研究金石篆刻的东石社。1919 年与画会同仁举办第一次作品展,民国十年(1921 年)东渡日本,入东京川端洋画学校学习油画。1922 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丰子恺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1975 年 9 月 15 日,丰子恺在上海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逝世,享年 77 岁。
丰子恺在漫画、书法、翻译等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等共达 160 部以上。他的画作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被录入民国时期的小学课本,他的散文被台湾国文教科书收录。其中漫画以“曲高和众”的艺术主张和“小中能见大,弦外有余音”的艺术特色备受世人青睐。
子恺居士慧览:
今日午前挂号寄上一函及画稿一包,想已收到?顷又做成白话诗数首,写录于左(下):
(一)《倘使羊识字》(因前配之古诗,不贴切。故今改做。)
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
(二)《残废的美》
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
憔悴剩残姿,明朝弃道旁。
(三)《喜庆的代价》(原配一诗,专指庆寿而言,此则指喜事而言。故拟与原诗并存。共二首。或者仅用此一首,而将旧选者删去。因旧选者其意虽佳,而诗笔殊拙笨也。)
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那管畜生哭!
(四)原题为《悬梁》
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
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
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案此原画,意味太简单,拟乞重画一幅。题名曰《今日与明朝》。将诗中“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之景,补入。与“系颈陈市廛”相对照,共为一幅。则今日欢乐与明朝悲惨相对照,似较有意味。此虽是陈腐之老套头,今亦不妨采用也。俟画就时,乞与其他之画稿同时寄下。
再者,画稿中《母之羽》一幅,虽有意味,但画法似未能完全表明其意,终觉美中不足。倘仁者能再画一幅,较此为优者,则更善矣。如未能者,仍用此幅亦可。
前所编之画集次序,犹多未安之处。俟将来暇时,仍拟略为更动,俾臻完善。
演音上
八月廿二日
此函写就将发,又得李居士书。彼谓画集出版后,拟赠送日本各处。朽意以为若赠送日本各处者,则此画集更须大加整顿。非再需半年以上之力,不能编纂完美。否则恐贻笑邻邦,殊未可也。但李居士急欲出版,有迫不及待之势。朽意以为如仅赠送国内之人阅览则现在所编辑者,可以用得。若欲赠送日本各处,非再画十数叶,重新编辑不可。此事乞与李居士酌之。
再者,前画之《修罗》一幅(即已经删去者),现在朽人思维,此画甚佳,不忍割爱,拟仍旧选入。与前画之《肉》一幅,接连编入。其标题,则谓为《修罗一》《修罗二》。(即以《肉》为《修罗一》,以原题《修罗》者为《修罗二》。)再将《失足》一幅删去。全集仍旧共计二十四幅。
附呈两纸,乞仁者阅览后,于便中面交李居士。稍迟亦无妨也。
廿三晨
子恺居士:
新作四首,写录奉览:
小鸟在樊笼,悲鸣音惨凄。
恻恻断肠语,哀哀乞命词。
向人说困苦,可怜人不知。
犹谓是欢娱,娱情尽日啼。
忆昔襁褓时,尝啜老牛乳。
年长食稻粱,赖尔耕作苦。
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
不啖老牛肉,淡泊乐素食。
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世!
麟为仁兽,灵气所钟。
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繄吾人类,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
去我慈心,存我天良。
[附注]:儿时读《毛诗·麟趾章》,注云:“麟为仁兽,不践生草,不履生虫。”余讽其文,深为感叹。四十年来,未尝忘怀。
今撰护生诗歌,引述其义。后之览者,幸共知所警惕焉。
我的腿,善行走。
将来不免入汝手,
盐渍油烹佐春酒。
我欲乞哀怜,
不能作人言。
愿汝体恤猪命苦,
勿再杀戮与熬煎!
画集中《倒悬》一幅,拟乞改画。依原配之诗上二句,而作景物画一幅(即是“秋来霜露……芥有孙”之二句)。画题亦须改易,因原画之趣味,已数见不鲜,未能出色,不如改作为景物画较优美有意味也。再者《刑场》与《平等》二幅,或可删,亦可留,乞仁者酌之。
论月
八月廿四日
子恺居士:
前复信片,想达慧览。尚有白话诗二首,亦已作就,附写如下: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念此亲爱情,能勿凄心否?
此下有小注,即述蝙蝠之事云云。俟后参考原文,再编述。
昔日互残杀,今朝共舞歌。一家庆安乐,大地颂平和。
附短跋云:李、丰二居士,发愿流布《护生画集》。盖以艺术作方便,人道主义为宗趣。虽曰导俗,亦有可观者焉。每画一叶,附白话诗,选录古德者□首,余皆贤瓶道人补题。纂修既成,请余为之书写,并略记其梗概。
新作之诗共十六首,皆已完成。但所作之诗,就艺术上而论,颇有遗憾。一以说明画中之意,言之太尽,无有含蓄,不留耐人寻味之余地。一以其文义浅薄鄙俗,无高尚玄妙之致。就此二种而论,实为缺点。但为导俗,令人易解,则亦不得不尔。然终不能登大雅之堂也。
画稿之中,其画幅大小,须相称合。如《母之羽》一幅,似稍小。仁者能再改画,为宜。虽将来摄影之时,可以随意缩小放大,但终不如现在即配合适宜,俾免将来费事。且于朽人配写文字时,亦甚蒙其便利也。
附二纸,为致李居士者。乞仁者先阅览一过,便中面交与李居士,稍迟未妨也。
演音上
九月初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