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全球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将数据要素定位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标志着我国数字化转型已进入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数据空间知识体系指南》的出版,既是学术界对数据要素流通理论的系统性总结,也是产业界探索数据价值释放路径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的负责人,我深感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它不仅为数据空间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框架支撑,也与我国“数字强国”战略的实现路径高度契合。
数据空间: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长期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的前沿研究与实践。我们深知,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安全治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传统的数据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多主体协作、跨域融合、动态演化的复杂需求。数据孤岛、权属模糊、隐私泄露等问题,成为制约数据潜能释放的“卡脖子”难题。本书提出的“数据空间”理论,正是这一挑战的破题之解——它并非单一技术或平台的堆砌,而是以“可信、可控、可扩展”为特征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其本质是通过技术、制度、规则的协同创新,重构数据要素流通的底层逻辑。
从杭州城市大脑的跨部门数据融合,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深度参与的实践表明:数据空间的构建能够显著提升数据要素配置效率。以福建省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为例,通过部署“可信数据空间”架构,该平台已接入60余个省级部门,覆盖300余类数据资源,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将办理时长缩短70%,企业开办全流程缩短至4小时。这些成果印证了本书的核心观点——数据空间是破解“数据不敢共享、不会共享、不愿共享”困局的关键抓手。
理论创新:从“概念探索”到“体系构建”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始终强调“顶天立地”的研究范式——既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又要扎根产业实践痛点。本书作者林建兴先生提出的“数据空间三元论”“MetaOps方法论”等原创理论,正是这一范式的典范。其中:“数据空间三元论”以数据要素市场、组件架构、数据空间协议为支柱,构建了“技术-经济-治理”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突破了传统数据管理局限于技术工具的思维定式;而“MetaOps方法论”通过“感知-建模-演化-自治”的动态循环,将数据空间开发从工程实践升维为系统科学,为复杂系统治理提供了全新方法论。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本书创新性提出的“数据空间操作系统”概念,与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正在推进的“数字基座”计划不谋而合。我们在数据空间试点中,以“Xsensus交互引擎”为核心,集成区块链存证、隐私计算容器、多智能体协同等技术,实现了城市运行数据的实时感知与自主决策。例如,通过交通数据空间动态调度,新区早高峰拥堵指数下降32%,公交准点率提升至98%。这证明,数据空间不仅是数据的容器,更是驱动城市智能体的“数字神经中枢”。
实践突破:从“单点试验”到“全域赋能”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它并非空中楼阁式的学术论述,而是深度融合了全球数据空间的前沿实践。从欧洲Gaia-X的联盟治理模式,到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的算力网络协同,书中案例覆盖制造、金融、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为不同场景的数据空间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参考。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在参与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发现,数据空间的规模化落地须破解三大瓶颈:技术异构性(跨平台数据互操作难)、制度滞后性(权属与收益分配规则缺位)、生态碎片化(市场主体协同不足)。对此,本书给出了针对性解决方案:
●技术层:通过“语义发现+元数据智能识别”实现多源数据映射,在江苏工业大数据空间试点中,企业数据接入成本降低60%。
●制度层:依托“智能合约+动态合规”构建弹性规则体系,在数据高效合规流通的过程中自动实现了动态估值与收益分配。
●生态层:以开放数据空间联盟(ODSA)推动跨界协作,开放数据空间(ODS)已实现了首个规范性数据空间样板生态。
未来图景:从“数字赋能”到“文明重塑”
站在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数据空间的终极意义在于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本书最后一章提出的“全球一体化数据空间”愿景,与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倡导的“包容性数字治理”理念高度一致。我们始终认为,数据空间不应成为技术精英的“特权工具”,而应成为普惠发展的“公共品”。书中提到的“数据空间七步开发法”“MetaOps智能运维”等工具包,将在实践应用中促使数据空间成为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工具。
以东方智慧定义数据文明新范式
中国在全球数据治理领域已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跑”。本书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也体现了中国创新领域专家的务实精神。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各界的合作,推动数据空间理论创新、实践突破与生态繁荣。正如书中所言:“随着技术、制度与数据要素市场的深化整合,数据空间成为开放普惠的数据流通载体,将催生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模式新业态,诱发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大爆炸。”让我们携手,以数据空间为笔,共同绘制数字文明的新画卷!
宋志刚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院长
2025年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