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黄河的“几”字形,历史长河在唐代也拐了个大弯。这时的乐嘻嘻与乐哈哈看出些门道,便问:“小墨,唐代是有什么巨变吧?”
小墨点点头,耐心地说:“是的。”
“说起唐朝,得先从它之前的隋朝说起。隋文帝结束了南北对立的混乱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可惜的是,隋朝很短暂,在这场历史的长跑中,只跑了两位皇帝,接力棒就被唐朝接过去了。”
“从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到907年朱温篡唐,共289年。唐朝被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的诗歌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涌现出不同的诗人。在这里,你们一定会碰到好多老熟人呢!”小墨背着双手,仿佛自己也是一位诗人。
乐哈哈听得两眼放光,催着小墨说:“赶紧讲讲,我太想听唐诗了。”
小墨依旧用不急不缓的语气,缓缓拉开唐诗的序幕:
初唐
初唐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或称武德至开元初)之间。初唐时皇帝们锐意进取,有贞观之治、永徽之治,还有承前启后的武皇时期。此时唐朝威名远播,疆域面积也是唐朝史上最大。
当时,流行于唐朝诗坛的是从南北朝继承过来的诗风,格韵很齐整,内容很空洞,就像冬天里外面套着的一件精美的单衣,一点儿也不实用。而且,当时诗人们都集中在宫廷中,相当于有着“铁饭碗”的公务员。
有一个叫上官仪(才女上官婉儿的爷爷)的人,自创了一种诗风——上官体。这个诗派主要是为皇帝和朝廷服务的,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辞藻华丽,总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
乐哈哈以前背过,便迫不及待地“显摆”起来。
小墨赞许地点点头,继续说:“这四人虽过得不好,但都很有才。你们应该背过他们的很多诗,比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咏鹅》……”
陈子昂的诗语言古朴苍劲,高昂清峻,寓意深远。他是声讨齐梁诗歌绮靡文风的重要人物,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墨正说着,墙上幻化出一幅画面:一位男子登于高台之上,大声吟诵,那声音虽然高昂,但总有些悲凉——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小墨惋惜地说:“他想带兵打仗,但得不到国家重用,心里很难过。不过他在诗歌上影响过很多人,这才是陈子昂的价值所在!而贺知章,则是一位承接初唐、盛唐的诗人……”
“是不是李白、杜甫要出现啦?”乐嘻嘻急切地向画面看去,她多么想一睹两位大诗人的风采啊,虽然只是在画面上。
盛唐
历史上的盛唐,指从唐高宗时代开始到安史之乱爆发前的这一段时期。而文学上所指的盛唐,是开元元年到天宝十四年。
“这一时期,可是一个诗人‘打架’的年代。你们看……”小墨指着历史长河说道。
果然,那里有很多沙子在闪烁,宛如晴朗夜空中的繁星。但这些沙子,似乎又被什么力量分成两个阵营。
小墨解释:“盛唐诗人被分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每个派别都有很多代表诗人。为什么这么分,我们将在诗词邻里坊一一采访那几位邻居,现在就不详细讲了。”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山水诗)的后继者。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他们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另一诗派是边塞诗派,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李颀(qí)等。这些诗赞扬边关的自然美景,描绘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展现战争的残酷无情,凸显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抒发战士的思乡之情。
这时,画面陡然一转,两个男人手拉着手从远处走来,一边走一边不停地说着什么。两个人中一人年纪稍长,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细一看,还有些混血儿的模样。他腰间挂着一个葫芦,还配着一把匕首剑。
另一个年纪比他小一些,面容瘦削,目光坚毅。
两个小朋友两眼放光地问小墨,小墨刚一点头,两个小朋友赶紧往前凑了凑,想要看得更真切些。
从李白和杜甫的诗中可以推测,他们见过三次面。见面时二人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关系亲密到同行共眠。即使分开后,二人也多次写诗回忆他们在一起时的情景。
“李白和杜甫的诗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详述了,你们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我们继续往后看——”小墨的声音又缓缓地在大殿中响起。
盛唐并未维持多久,一场巨大的战争袭击了李唐王室,唐朝的国运也因此逆转而下,这也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使唐朝成为一个疆域极为辽阔的国家。为了巩固边防,唐玄宗便在边疆设了十个兵镇,交给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时间一长,节度使手中的兵力越来越多,拥有了和朝廷作战的实力。安
山及其部下史思明以奉诏讨伐佞臣的名义起兵,安史之乱由此开始。
中唐
安史之乱从755年爆发到763年结束,持续8年时间,给唐代社会带来深重的苦难。之后,唐朝也进入第三个时期——中唐,即从代宗大历初年至文宗大和末年。
这个时期,人们流离失所,诗人悲天悯人,中唐诗歌的创作更多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些诗歌记录着人民在战乱岁月中遭受的痛苦,同时也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展现着个人的命运。
比如生于盛唐、卒于中唐的杜甫。时代的变革激发了他丰富的情感,再加上他深厚的艺术积累,让他晚年的创作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为他赢得“诗圣”的地位,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去世后,另一批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诗人,成为中唐诗坛的活跃人物,如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苦吟派”诗人孟郊、贾岛等。
在时代的大浪潮下,唐诗已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由盛唐到中唐的过渡,诗风也由浪漫变得现实。简单来讲,就是从原来的激昂向上,开始变得沉郁低调。
晚唐
晚唐,从唐文宗甘露之变到朱温篡唐。晚唐诗坛在国家即将衰亡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感伤主义诗风。虽有过在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但总体来说,缺少盛唐、中唐的阔大气魄与浑融境界。
杜牧、李商隐、韩愈、柳宗元被称为“晚唐四杰”,李商隐和杜牧又被称为“小李杜”,他们在诗歌艺术上有着独特的贡献。
他们的诗声情流美,但忧国忧民,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比如温庭筠,虽才思清绮,词采秾丽,但格调偏低。
此后的诗人都是效仿前人,艺术上并无重大突破。比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等人。
随着小墨越来越低沉地解说,乐嘻嘻与乐哈哈不由得长叹一口气,看着河流中那个巨大的转弯出神。盛极必衰,水满则溢,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可不是人能左右的。
“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怎样的国家境遇,都在成全着诗人,成全着唐诗。正是有起落曲折,唐诗才呈现出丰富多变的风采。可以说,唐诗是无法跨越的珠穆朗玛峰,是诗词史上瑰丽的明珠,是先人留给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伟大遗产。”小墨的声音又不自觉地高亢起来。
乐嘻嘻点点头,向历史长河看去:“唐诗令人意犹未尽,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接踵而至的就是宋词了吧?”
要点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