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魏晋风骨,外面在打仗我们来做诗

历史长河依旧向前流淌。在汉朝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涌起许多漩涡,仿佛河底有一块巨大的礁石,汹涌着发出低沉的怒吼。

“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灭亡、曹丕建魏到隋朝统一,共计361年。除西晋有短暂的统一之外,其余时间均战火纷争,几个国家并存。虽是乱世,但文学的种子仍旧顽强蓬勃地生长着。”小墨指着眼前的巨画介绍道。

“小墨,你能详细讲讲吗?按理说生逢乱世,人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什么闲心舞文弄墨、吟诗作赋呢?”乐嘻嘻疑惑地问。

“这三百多年里,其实有三件事影响着文学的变化与发展……”小墨的声音在河水的低吼中缓缓展开——

第一件事:

东汉末年,内有宦官外戚把持朝政,外有黄巾军揭竿而起。

董卓入京后,更是把京都洛阳搅得乌烟瘴气。他废掉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小皇帝汉献帝刚逃出狼窝又入虎穴,被曹操“挟持”迁都许昌后,从此过着吃穿不愁,但行动毫不自由的生活。

大汉名存实亡,曹操成为真正的掌权者,与西南的刘备、江东的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心狠手辣、阴险狡诈的人物,实际上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才华出众,身边便聚集起一批文人,诗歌创作也进入小高峰,史称“建安文学”。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除了“三曹”外,还有“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jié)、徐干、阮(ruǎn)瑀(yǔ)、应(yīng)玚(yáng)、刘桢。

建安文学呈现出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些文人都曾目睹汉末动乱的社会现状与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都有一腔建国立业的抱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幽怨。

因此,他们笔下的作品就有些“小分裂”: 既有高扬积极的理想,又有忧时伤世的感伤。

这时的诗人完全是“我手写我心”,这种充满个性、真实率性的风格,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河边传来,只见一位头须俱白的老者缓缓吟道: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随着吟诵的结束,他向远方走去。

“他在说什么呀?”乐哈哈一句也听不懂。

“这位老者便是曹操。这是他在50多岁时写的《龟虽寿》,意思是说:神龟的寿命虽长,但总有老去化为灰烬之时。年老的千里马虽然卧在马棚之中,但想到的仍是驰骋千里。人的寿命不只是上天决定的,调养好身心,就可以益寿延年。”小墨粗浅地解释道。

“我猜,曹操是想借千里马,表明自己人老心不老,还能上阵杀敌,实现统一霸业。这番雄心壮志比起年轻人,也当仁不让啊!”乐嘻嘻敬佩地说。

第二件事:

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建立魏国。但在魏国内部,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家族——司马家族,堪称史上最强卧底。他们为曹魏政权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却毫不客气地夺取了曹家的事业,实现了三国之后的大一统——建立西晋。这是影响文学格局的第二件大事。

小墨让他们看向画面。此时画面上出现了一片茂密的竹林,几个头发散乱、衣袍宽大的人喝得歪歪斜斜,但依旧不失章法地弹着琴、唱着歌,激烈地讨论着。借着酒劲,他们的争执声越来越大,有一刻,乐嘻嘻以为他们要打起来了。最后他们泯然一笑,又喝起酒来。

小墨的声音又在空旷的大殿中响起……

司马家族自知皇位来得不光明,总担心别人说他们坏话,便实行严酷的统治——一旦发现有人议论政治,便抓起来砍头!一时间,文人纷纷禁言,连写诗都不敢尽兴,只能写一些“今天天气真好啊”“外面风景真不错”“那瓶酒真好喝”之类的清谈。

这时候的诗歌,不像建安时期那般慷慨直率,取而代之的是看穿时事的忧伤。

玄言诗就是在此时兴起的,这也是魏晋风骨的延续和传承。

第三件事:

后来,西晋司马家族内部起了混乱,八王争当皇帝。正当自己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北方游牧民族乘虚而入,史称“五胡乱华”,西晋也随之灭亡。北方被占据后,司马王室被迫南渡,其中一个叫司马睿的王建立了东晋。这时,北方有五胡十六国,南方有“续命”的司马家族,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

但偏安一隅的东晋王室并没有强大的实力,在实力强大的世家大族的把控下,战战兢兢地活了100多年,后被南朝宋所取代。而北方的诸多小国,最后被北魏统一。之后,南北都经历朝代的更迭,战争一直没有停歇过。

小墨指着画面让两个小朋友细看,沙滩上隐隐约约地呈现出几个圆圈,把这300多年的朝代风云明了地呈现出来。

“八王之乱”与建立东晋,是影响文学格局的第三件大事。这个时期,诗歌从玄言诗向山水田园诗转变。

这时,画面上出现一位农夫,衣衫破烂,身形瘦弱。他扛着一把锄头,慢吞吞地朝田边走去,边走边吟: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太阳都这么高了,他还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肯定是个懒农!怪不得草盛豆苗稀呢!”乐哈哈说着风凉话。

小墨呵呵一笑:“他是个不合格的农民,却是位伟大的诗人,他就是陶渊明。”

“啊!”两个小朋友惊得大叫起来。

“陶渊明出身不坏,只是家道中落,自己也只当过小官。最后一次工作,只持续了80多天,便‘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挂印而去。他辞官回家后专心写诗,他的一系列著名诗作,均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如《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杂诗》……”小墨讲道。

不过,二人生活境遇大为不同。谢灵运出身士族,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他从小家境优渥,博览群书。后来在工作中屡遭人排挤,便辞职一心当起“旅游博主”,每到一处都吟诗作赋,是 诗歌史上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既讲究诗风自然,又善于雕琢景物,把情感充分融入诗歌之中,开创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新境界。

“我算是看出来了,要想诗歌写得好,必须辞职专心搞。如果陶渊明和谢灵运舍不得功名利禄继续当官,估计我们就读不到这么多好诗了!”乐哈哈一副看透世事的样子。

除诗歌之外,南北朝最有特色的就是民歌了。由于地域区别,南方民歌篇幅短小,内容以男女情歌为多,感情细腻,如《西洲曲》,而北方民歌直率粗犷,豪放尚武,如《木兰诗》。

“正因为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拱起的‘青藏高原’,才会有唐诗的‘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小墨说完这些,长长地松了口气。

“唐诗?那就到唐代了?”两个小朋友意犹未尽。

要点提炼 Se0Agpuf5WaqjPNYuowFTgUhbQ55MFKaL+6TSUSOmmiQNdRrSL64YqpuNGR/67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