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宋代诗词,诗词史上的又一颗明珠

你们还记得诗歌的起源吗?

记得!《诗经》与《楚辞》嘛。你还说过,它们就是当时民间的歌本。除此之外,还有乐府诗,是皇帝专门派人从民间搜集回来的歌谣与诗。

不是说宋词吗?怎么又拐回去了?

说起宋词,可得从这三样说起。那个时期,很多诗是搭配上音乐来唱的,但配的音乐都是中土音乐。

随着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双边交流越来越多,西域的音乐也传入中原,被称为“胡乐”。逐渐地,中土音乐与胡乐完美结合,变成一种新的音乐——燕乐。

“所以呢?这是宋词吗?”乐哈哈忍不住问。

乐嘻嘻狠狠地白了哥哥一眼,示意他别打岔。小墨便接着往下讲。

燕乐

燕乐也叫宴乐,是宴席上演奏的曲子。那时的五言诗、七言诗不一定都能配上音乐唱出来,唱歌的人就急了,自作主张把原来五个字、七个字的诗改成了适合曲子的歌词。

听到这里,乐哈哈恍然大悟。

乐哈哈的这番理解让小墨觉得很新颖,它继续解释。

唐朝末期,有个叫温庭筠的诗人,他可能觉得自己再怎么写诗,也不可能盖过前辈的风采,于是另辟蹊径,开始写词,是花间派首要词人。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叫韦庄的诗人,是花间派重要词人,也写过不少词。但他俩生前,并未因此而享有盛誉。

几十年后,一个叫赵崇祚的人编写了一部《花间集》,其中收集了温庭筠的66首词,韦庄的48首词。可以说,这本书销量很好,二人也因此声名大噪。

乐嘻嘻和乐哈哈激动得哇哇大叫,小墨示意了他们几次,二人才从惋惜中安静下来。顺着小墨手指的方向望去,那历史长河分了几股岔后又汇集成一条主流,缓缓地向前流动。小墨的声音,也波澜不惊地在大殿中响起——

唐朝灭亡后,国家迅速分裂,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北宋建国后,先后统一了南方的各个小国,久经战乱的人们才逐渐安定下来,文化也有了培植的土壤。而词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产生了大批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同的流派。

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承袭期。

《花间集》形成一个词派——花间派,词风浓艳华美,感情细腻,常写相思爱恋、离别情愁。承袭了“花间派”风格的北宋初期,词的风格呈现出真挚隽永的特点,代表人物有张先、范仲淹、欧阳修、“大小晏”晏殊、晏几道等人。

画面陡然一转,是南方的早春。一座小小的驿站外面,梅花凋谢不少,深深浅浅地落了一地。小溪旁的柳树刚刚发芽,褐绿色的枝条随风摇摆,两个人骑着马缓缓走来,走到路口处,二人又依依不舍地说了很久的话。最后,一人挥鞭而去,直到人影消失,送行的人还在原地痴痴张望,嘴里哼着长长短短的句子: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画上送客的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这首词是他送别友人时写的,词牌名是‘踏莎(suō)行’。”小墨解释。

“虽然我不能读懂全诗,但一个大男人也太矫情了!什么梅残柳细,草熏风暖,什么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哎呀!这也太不阳刚了!”乐嘻嘻一脸嫌弃。

小墨正色说道:“这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情深意远,柔婉美丽。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词,还未摆脱‘花间派’的束缚。不过很快,宋代词坛就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柳永,他凭一己之力把宋词推进 第二个阶段——创新期 。”

“我们能不能拜读一下他的词,看看他是怎样创新的。”乐哈哈搓着小手一脸期待。

那画面似乎听懂了他们的对话,很快变幻出另一抹色彩。初秋的一场雨后,地面还非常湿润。路边的小亭子里,一位男子与一位女子手拉着手,默默地看着彼此。旁边的小童许是等急了,梗着脖子叫:“公子,船夫又催啦!”

那男子不为所动,拉着女子的手又紧了一些。直到最后女子松手,把男子送出亭外,男子才一步三回头地随着小童上了船。船开得很慢,那男子一边招手,一边嘹亮地唱着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乐哈哈早就看得不好意思了,直到声音停下,才眨巴着眼睛问:“小墨,这首词与上一首有啥区别?不都是腻腻歪歪、难解难分的?再加点环境描写:我和你要分别啦,天塌啦,下雨啦,花落啦,眼泪也流啦……我听了半天,真没看出他的创新之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么说你就浅薄了!”小墨拍拍乐哈哈的肩膀。

“柳永的这首词叫《雨霖铃》,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词要比前面欧阳修的词长很多。柳永本身是一位精通音律的人,俗话讲就是‘音乐发烧友’。自己既能编曲又能填词,即创作长调慢词, 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这可是前面一般文人没法比的。”小墨接着说。

自五代十国以来,词都是小令,篇幅很短,表达上受限制。到柳永这里,他专意创作长调,甚至自创新调,词的形式逐渐完备起来。

“还有吗?光这一点理由可不足以打动我。”乐哈哈轻哼了一声。

小墨低头沉思了一下,又给了乐哈哈三点理由:

第一 ,柳永把“赋”很好地融于词中,进行铺陈,柳词的内容较前人有所拓展。

第二 ,他能巧妙地利用时空转换来叙事、布景、抒情,好像电影一样叠加出几重时间结构。

第三 ,他刻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词,把一项只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的文学形式,变成普通人也能听得懂的民间音乐。

所以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

这么来说,柳永是很厉害!那宋词中,就没有阳刚一点、豪放一点的内容吗?总不能都这么缠缠绵绵的吧!

当然有。那就要说到苏轼了。这些缠绵的词有个名字叫“婉约派”,而苏轼则是“豪放派”创始人。

慢着慢着,苏轼不是诗人吗?我记得他写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怎么又成词人了?

于是,他完全换了种风格,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即使是抒情,也是很清冷的,如“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对嘛,这才是我们男人的英雄本色!”乐哈哈听到这里,才展颜欢笑。

这个时代,词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除苏轼、柳永外,还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cháo)补之、张耒(lěi)。

这就要说到宋词的第三个阶段——成熟期。

词到了这时,曲调上、形式上都没有什么可进步的空间了,词人们只好在遣词造句上用力。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周邦彦、宋徽宗赵佶(jí)和李清照。

李清照是 宋代最杰出的一位女词人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不过她的际遇令人唏嘘,其生命跨越两宋的更迭,早期很幸福,晚年很落魄,因此她的词风有着强烈的差异。

“总之,宋词是与唐诗并称的两颗明珠。直到今天,它们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后人带来美的艺术享受。从古到今,物质财富会随着岁月烟消云散,但精神文明却能越发绽放光彩,所以各位要珍惜哦!”小墨语重心长地说。

要点提炼 fL6SQqxfrhgrygutDygki56pXpG5WZWtobe13+Brghmqsi6YY2arOfzaHNAOBf9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