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文开头要吸睛,五种方法要用到

巧爷在各种木板中左挑右选,拿起这块比画半天,不行,又拿起那块,那神情异常认真。

“巧爷,您这是……”乐嘻嘻觉得有蹊跷。

“我呀,要给小木屋选几块好看又适用的木板当门面。人们一进小院,首先看到的就是木屋的‘门面’,自然得十分慎重。小朋友们,你们过来看看,喜欢哪种木板啊?”

巧爷已经选出了好几块,木板被加工过,做了一些防腐与纹路处理。他们争执了几次,总算确定下来了。几位健壮的岛民们便把精挑细选的“门面板”竖起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响成一片。

小朋友们忙碌地跑前跑后,递水、递东西,不过多半天时间,小木屋的雏形便呈现出来了。那几块微褐的木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古朴大气。

“真是美啊!我现在就想住进去!”乐嘻嘻心驰神往。

“巧爷,您的眼光太好啦!这间小木屋能这么好看,都是您的功劳!”乐哈哈不仅嘴甜,手也勤快,一会儿给巧爷揉揉肩,一会儿给巧爷捶捶背,哄得巧爷乐呵呵的。

“作文的开头就好比房子的门面,是读者进入作文主体内容之前的第一印象。吸引人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就像一栋外观精美的房子会吸引路人的目光一样。”巧爷放下手中的活儿,坐在一根木头上讲道。

“我听老师说,因时间关系,阅卷时我们的作文只能被看个开头。虽不知真假,但写好开头一定非常重要。巧爷,您这一讲,我得认真听!”乐嘻嘻立马凑到巧爷身边。

第一种:开门见山法。

这是写作文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鲜明清晰,不枝不蔓,不失为开头的首选方法。用这种写法,我们可以在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地揭示作文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地点明议论。

如: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张大红告示:母亲节预订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准备节日礼物了。

——《母亲节的礼物》

第二种:设置悬念法。

在开头提出问题,摆出矛盾,设置疑团,却不作答,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方法可以增加作文的曲折感,显示作文的布局之美。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小镇上的人们正忙着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然而,在这和谐的氛围中,一件事情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和不安……

这个开头设置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小镇上的人感到困惑和不安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继续阅读下去。

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

夜色朦胧,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在这雷雨交加的夜晚,一个身影匆匆穿过街道,手里紧紧抓着一个神秘的包裹。

这个开头通过展示事件的高潮部分,激发读者的兴趣: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天气出门?手里的包裹装的是什么?从而引导读者进入主题。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在古老的小镇上,有一家神秘的古董店。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古董,但有一件物品始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那是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传说它隐藏着一个世纪以来无人能解的秘密。

这个开头先交代了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锈迹斑斑的铁盒子。这个铁盒子成了焦点:铁盒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无人能解?这些问题能促使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以了解铁盒子的真相。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射在安静的卧室里。地上散落着各种玩具和彩色画笔,而床前的地毯上,一封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件吸引了小明的目光。

这个开头先安排了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一个看似平常却留有悬念的卧室。这个场景充满了神秘感,让读者不禁想要知道:那封信是谁放在那里的?信中写了什么内容?通过展示一个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场景,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在小镇的边缘,住着一位被所有人遗忘的老人。他的家里堆满了尘封的书本和奇特的发明,但他从不与任何人交流。然而,每当夜幕降临,他总是神秘地消失在黑暗中,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这个开头先介绍了一个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即神秘的老人。这位老人是谁?他的发明是什么?他为什么总是在夜晚消失?在后续的内容中,可以通过描述其他人物与这个人物的互动、揭示这个人物背后的故事和秘密等手法,逐步展开情节,直至最后揭晓答案。这样的开头方法可以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当最后一道光芒消失在地平线下,小镇上的人们聚集在广场上,庆祝他们的胜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然而,就在这个欢乐的时刻,一个孤独的身影站在人群之外,他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感。

这个开头先显示了故事的结局,即小镇上的人们庆祝胜利的场景。然而,通过描述一个孤独身影的复杂情感,为故事增添了悬念: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他的情感与周围人的喜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结局的开头方法,通过展示一个具有强烈对比的场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与兴趣。

第三种:对比强调法。

在选定写作对象之后,通过描写和强调其对立面的特征,从反面来突出所要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

——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

这段开头通过对比强调法,将上海人与广东人、印度人和马来人的外貌特征进行对比,突出了上海人的白胖特点。 这样开头的好处是:通过对比,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使读者对上海人的外貌特征产生了兴趣。

第四种:格言引用法。

在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起到吸引读者、提高作文的品位、揭示作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

这个开头引用了作家冰心的话,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思念,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开头为下文的叙述提供了铺垫,引导读者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进一步了解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故事。

第五种:环境描写法。

紧扣作文内容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但要特别注意,最好从全局考虑,为作文的中心服务 。另外,内容不宜过多,入题要快,点题要巧。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的《故乡》

这段开头运用了环境描写法,作者提到了严寒的天气和阴晦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凉。接着,通过描写“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进一步强调故乡的荒凉和萧条,为下文作者回到故乡做了铺垫。

“以上是常用的开头方法。在写作文时,你们可以进行 ‘换头训练’ ,把各种开头都试一试,比较哪个方法最好用。经过多次训练后,你们就能逐渐找到一两种最适合、最拿手的开头方法,作为自己的‘开头一招鲜’。”巧爷最后说,“累了一天了,咱们吃饭去咯!”

巧爷的身后跟着几个蹦蹦跳跳的小朋友,有动有静,相得益彰。 6J0RKmInsWjszog5GkNCjrzjAa5LQOezWMPu4an9lxHgkFij5Lp8hPbykcWTo7W2

要点提炼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