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2016年10月,我与赵明在北京首次深入交流,他对品牌传播的理解让我印象颇深。

赵明加入乐信的这些年,我们共同经历了行业的跌宕起伏、顺逆交织,他和我时常交流一些认知与感悟。

所以当我读到他的书稿时,一点也不感到陌生,有些是一起交流时聊起的案例,有些是这些年我们交流过的话题。

借由对书稿的阅读,又带给我一些回顾与思考。

我们知道,品牌可以构建区隔性,建立信任与忠诚,增强企业竞争力,不仅关乎企业的形象和信誉,而且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现代品牌营销之父”戴维·阿克很早就提出,品牌即资产。与其他易于理解的有形资产不同的是,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从企业经营和财务视角来看,品牌除了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可估值),还可以带来持续的超额收益,是创造经济价值不可缺少的一项资源。

乐信提供的是金融科技服务,品牌是否依然重要?毫无疑问,是的。首先,用户在明确看到offer(利率和额度)前,会先选品牌,品牌力太差,连牌桌都上不了——品牌直接影响转化。其次,品牌与利率和额度之间并非零和关系,好产品需要好品牌,好品牌同样需要有好产品。好企业一定要是六边形战士,既要有好产品、好服务,也要有好品牌。好品牌一定是建立在好口碑之上的,要想把品牌做好,底层一定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好。

品牌既然是资产,就必须对品牌实施资产化管理,这是个润物细无声且长期的工作,应该深入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通过不断投入来维护和提升其价值。

品牌是企业的宝贵资产,品牌传播是企业的核心战略,是超越营销的不二法则。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在当时美国经济由萧条到复苏的过程中,优秀的营销广告让很多不起眼的产品大卖,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定位大师”艾·里斯在其《广告的没落,公关的崛起》 一书中提出,营销广告会消耗媒介的可信度,会造成边际效益递减;而公关虽然也基于媒介,却超越媒介本身,能在用户心中种下种子,牢牢占据用户心智。在品牌建设的宏大叙事中,传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品牌战略落地生根的核心。要想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最有效的方法,一个是构建完善的话术体系,另一个是提出“基石”故事。我们乐信的关键任务,是坚守信任度,提升知名度,只有灵活运用公关与广告营销的“组合拳”,品牌战略才能从规划变为现实,赢得消费者认可与市场份额。

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品牌建设面临不小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环境下的变化,需要每个企业去思考和实践。

社交媒体平台赋予企业与消费者直接对话的能力;短视频平台以生动、直观的内容迅速吸引海量关注,至今已成为10亿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直播带货开创了品牌推广与销售的全新模式;小红书、B站等平台在年轻群体中已占据一席之地……多元的传播环境下,传播的逻辑需要重构。面对消费者的代际转换,面对每一次渠道红利,企业如何深入洞察各平台特性与受众偏好,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确保品牌信息有效触达?面对挑战,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舆情,维护企业声誉?这些问题,赵明在书中提到很多理论和案例,这里不再赘述。

多年前聊天时,赵明讲过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神医扁鹊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当魏文侯问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时,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因为大哥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因能治未病、根除病因,所以毫无名气;二哥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人们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名气只及于本地乡里;而我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才会被认为医术高明,名气也比大哥二哥更大。其实,看见水流的方向、防患于未然是最高明的。但高明者不见得名声显赫。

希望读者能因这本书所探讨的理论与实践而得到启发,让品牌传播创造更大价值。

探索无止境,实践之树常青。

乐信公司CEO 肖文杰 tk1MnmwJHF2YET40bsnT4w07gvUSvRdfYw1ue7tU34/bII6yoiSvjEYLIfz9kb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