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一些烦恼、产生一些困惑。同时,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社会适应力有待提升,这使大学生常常会产生一些心理矛盾,导致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就可能会出现扭曲,困扰的程度会逐步加深,症状出现泛化并使个体的社会功能受损,进而演化成各种心理疾病,如神经症、精神障碍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神经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一、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做基础,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一)恐惧症

恐惧症又称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1.恐惧症的分类

(1)场所恐惧症(agora phobia)。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的场所、交通工具等,其关键临床特征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2)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与他人目光对视,或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社交恐惧症主体常伴有否定性自我评价和害怕批评。

(3)特定的恐惧症(specific phobia)。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物、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或尖锐、锋利的物品等。

2.恐惧症的治疗

恐惧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行为治疗是首选和主要方法。行为治疗常用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其基本原理是鼓励患者接触他所恐惧的事物或情景,反复训练直到完全适应。实施时一定要循序渐进、说明原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

1.焦虑症的分类

焦虑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

(1)惊恐障碍。这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性症状的神经症。这种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发作时表现为出现强烈的恐惧、焦虑情绪,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2)广泛性焦虑。这是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以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以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心理训练

呼吸放松练习

(1)确保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身体放松。

(2)保持头部、颈部和胸部放松(而不是僵硬)但挺直的姿势。

(3)放松肩膀,把背部靠在椅背上。

(4)把手轻柔地放在大腿上或任何你觉得舒服的地方。

(5)将眼睑慢慢地、轻轻地合上。

(6)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保持几秒钟,然后慢慢地、轻轻地呼出。

(7)重复两次以上,逐次加深,从胸部到腹部。

(8)每次吸气和呼气时,试着从头到脚放松整个身体。

(9)平稳地呼吸,不要停顿。

(10)调整呼吸。良好的呼吸有三个特点(Sovik,2005):

· 平稳;

· 均匀(吸入和呼出的时间大致相等);

· 没有声音。

(11)放松呼吸,让它自然地流动,仿佛整个身体都在呼吸。

(12)当气息从鼻孔进出时,关注呼吸。

(13)做10次平稳、均匀、无声的呼吸,然后睁开眼睛。

资料来源:拉希德,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M].邓之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2.焦虑症的治疗

焦虑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心理支持(如劝慰、鼓励、保证和权威解释等)和药物治疗。放松训练疗效较好,但仅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焦虑症。

心理训练

正念时刻

(1)以舒适的姿势坐着,双手放在大腿上或靠近大腿,头部、颈部和胸部呈放松的直线,把脚平放在地板上。

(2)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注意它是如何进入你的身体,又是如何离开你的身体的,当你吸气和呼气时,专注于你的胸部如何扩张和收缩。

(3)轻轻地让你的呼吸深达腹部,重复这个呼吸周期,尽量使每次吸气和呼气持续6~8秒,每次呼吸后重新开始。

(4)相较于试图停止任何其他想法,你可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并非常安静地在你的脑海中数数。你的注意力会分散,而你的工作就是轻轻地把它拉回来,重新开始。这不仅是一种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也是一种你会开始很多次的练习——分心,再开始,再分心,再开始。

资料来源:拉希德,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M].邓之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三)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能意识到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身,却与自己意愿相悖,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能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却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以仪式动作为主,虽然精神痛苦能够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强迫症的治疗目前以暴露疗法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疗效比较满意。强迫症病程常有波动,病前人格比较健全,病程呈间歇性焦虑或抑郁症状明显,预后较好;起病年龄早,强迫人格突出或有持续性心理、社会因素者预后较差。

(四)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患者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二、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后症状大多能够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这类病患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抑郁发作。

心理训练

记录三件好事

从下个星期开始,请你每天晚上都在睡觉之前花10分钟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以及好事发生的原因。这三件好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可以是平常的事(例如,今天爸爸买了我最喜欢的冰激凌),也可以是很重要的事(例如,姐姐今天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

在每件好事的下面,都请写清楚“它为什么会发生”。比如,爸爸买了冰激凌,你就可以写“因为爸爸很爱我”,或是“我在爸爸下班前打电话给他,请爸爸买点好吃的回来”。

写下生活中好事的发生原因在一开始也许会让你觉得有点别扭,但请你一定要坚持一个星期,之后它就会逐渐变得容易了。一般来说,6个月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抑郁情绪减少,幸福感提升,并会喜欢上这个练习。

资料来源: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颜雅琴,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抑郁发作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4种。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有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伴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轻生、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心理知识

关于三件好事的研究

塞利格曼和彼得森一起做了一项关于三件好事的研究。他们将志愿者分成三件好事组和对照组,三件好事组每晚写下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及发生的原因,对照组每晚回忆一件早年的事并写下来。根据两位教授对志愿者的追踪测试,6个月后,三件好事组的幸福指数平均比对照组高5%,而抑郁指数比对照组低20%。

资料来源:曹志涛.构建积极家庭[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

1.人格障碍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征。

(2)偏执型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

(3)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为特征。

(4)癔症型人格障碍:又名表演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感情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征。

(5)冲动型人格障碍:又名攻击型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

(6)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以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

(7)焦虑型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相应个体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8)依赖型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2.人格障碍的治疗

尽管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已取得一些进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状的方法,但对人格障碍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找减少冲突的生活道路。应尽量帮助患者避开困难环境,使之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其人格中的优点;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制订自己的治疗计划,做出决定的理由也应向他们解释清楚并加以充分讨论;应鼓励他们发展业余兴趣、接受继续教育或扩大社交网络。即使他们的症状没有获得改善,这些基本步骤也可以起到稳定症状的作用,直至生活中的一些偶然转机促使其改善。

四、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动不协调的特征。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趋势,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自知力基本丧失。

心书推荐

《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

[加]塔亚布·拉希德[美]马丁·塞利格曼

本书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并且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就是基于他数十年的研究,总结出的相关治疗方法的集结。

《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是一本实用的方法指南,它不仅能为相关心理咨询机构及心理研究人员提供专业指导,而且能让每位普通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积极心理学治疗方法,达到提升自信、改变思维模式、拥有幸福人生的目标。

素养提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健康中国行动从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等三方面开展了15项专项行动:

(1)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2)合理膳食行动;

(3)全民健身行动;

(4)控烟行动;

(5)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6)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7)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8)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9)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10)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11)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

(12)癌症防治行动;

(13)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

(14)糖尿病防治行动;

(15)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

资料来源: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2019-07-09。

思考启迪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并提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资料来源: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心理测试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下面是对一些想法的描述,请将你的实际情况和感受与下面的各种描述对照,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不确定”“基本符合”“完全符合”这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并打“√”。请注意:①答案无好坏、对错之分;②回答时无须过多考虑,也不要受其他人影响;③请逐题回答,不要有遗漏。

计分与评定:

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请注意,反向计分题为2、3、4、8、9、10、11、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全部题项共涵盖六个维度,六个维度对应的题项如下:

幸福体验:1、7、13、19、25;

人际和谐:2、8、14、20、26;

积极乐学:3、9、15、21、27;

情绪调控:4、10、16、22;

目标追求:5、11、17、23;

勇于挑战:6、12、18、24。

知识导图

课后习题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有哪些?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有哪些?

3.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贾楠,乔凯平.心理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3]拉希德,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治疗手册[M].邓之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 rbldO/rHxIW/5Bv6D3tj204VJjc4uBVb+qVgt4LKv9BM8E+ZYKhpR6Lk5RyO5qw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