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帝王之路:从秦王到天可汗

李世民生于隋末乱世,乃唐高祖李渊与皇后窦氏之次子,自幼便沐浴在将门之风中,骑马射箭,无所不能。他更喜研读兵书,少年时便已将《孙子兵法》烂熟于心,常与父亲谈论兵法,智谋日增。

在唐朝建国的烽火连天中,李世民身披战甲,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的威名如日中天,大唐的江山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李渊称帝,却遵循立长不立幼之礼,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虽心有不甘,却也深知礼法不可违,只得默默接受,且并未因此消沉,继续为大唐的统一大业披荆斩棘。唯有功勋卓著,方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于是,他率领大军东征西讨,每一次战役都亲临前线,指挥若定。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让大唐的疆域日益扩张,他的威望也日益隆盛。

然而,功高震主,李世民的显赫地位,让太子李建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他开始暗中拉拢朝臣,扩充势力,甚至将弟弟齐王李元吉也拉入自己的阵营。李元吉勇猛有余但智谋不足,却也对皇位垂涎三尺。他见李建成势力庞大,便决定投靠于他,共同对付李世民。

李建成深知,要除掉李世民,必须先从其父李渊的后宫入手。于是,他频频向得宠的张婕妤和尹德妃献礼,让她们在李渊面前为自己说好话,同时贬低李世民。而李世民却一心为国,未曾在意后宫的争斗,他曾因拒绝张婕妤父亲的求地之请而得罪了张婕妤;又因手下杜如晦未向尹德妃父亲下马行礼而惹怒了尹德妃。这两位妃嫔,因此对李世民怀恨在心。

武德九年,突厥侵扰边境,李建成趁机向唐高祖建议,让李元吉领兵出征,并企图借此夺去李世民的兵权。他提出,要将秦王手下的猛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人调归自己指挥。这一阴谋被秦王府的谋士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察觉。一旦李世民失去兵权,将性命难保。于是,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密谋,决定先发制人。他们劝李世民,为了大唐的江山及自身的安全,必须铲除太子一党。李世民听后沉吟良久,心中五味杂陈。他念及兄弟之情,不愿骨肉相残,但无奈形势逼人,只得下定决心。

某日,李世民进宫觐见唐高祖,直言不讳:“父皇,儿臣近日得知,太子与齐王暗中勾结,意图谋反。他们不仅拉拢朝臣,还勾结后宫,企图篡夺皇位。儿臣身为秦王,有责任维护大唐的江山社稷,请父皇明察。”唐高祖听后,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走到这一步。他沉吟片刻,说:“此事关乎重大,朕需仔细调查,你且先退下。”李世民退出宫殿后,立即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商议对策。他们决定在唐高祖调查期间先稳住太子一党,同时暗中调集兵马,做好万全之准备。

数日之后,唐高祖召见李世民,面色凝重地说:“朕已查明,太子与齐王确有谋反之意。朕念及骨肉之情,不忍下手,但国法难容。你身为秦王,有何计策?”李世民跪拜在地,斩钉截铁地说:“儿臣愿领兵平定叛乱,为父皇分忧。”于是,李世民率领大军,迅速平定了太子一党的叛乱。他亲手斩杀了李建成,为大唐江山的稳固铲除了一大祸患。

此后,李世民登基为帝,史称唐太宗。他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将大唐推向了鼎盛之巅。他广纳贤才,虚心纳谏,使得大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他更以开明的政策,赢得了四海之内的敬仰,被誉为天可汗。 jON1dkdxs8Hv6+hMEetu1Q6CSS2CTb3OKURgQMer4dy+wNKLSrKClZ8gGYeuT0z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