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对边疆事务的极大关注。一个强大的帝国,必须有稳固的边疆作为支撑。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西方,那里是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也是唐朝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
显庆二年(657),李治下定了决心,要彻底解决西突厥的问题。他派遣大将苏定方率领唐军出征,一场惊心动魄的征服之战就此拉开序幕。苏定方智勇双全,他率领唐军长途跋涉,穿越茫茫戈壁,直捣西突厥的老巢。西突厥的可汗阿史那贺鲁原本以为唐军远道而来,必定疲惫不堪,于是率军迎战。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唐军虽然长途跋涉,但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两军一交战,西突厥便溃不成军,阿史那贺鲁也被俘虏。
这场胜利不仅彻底平定了西突厥的叛乱,更让唐朝的疆域向西延伸到了中亚地区。李治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继续派遣军队巩固新开辟的领土,建立了一系列的军事据点,确保了边疆的安全。
紧接着,李治又将目光投向了东方。龙朔元年(661),李治派遣大将刘仁轨率领唐军出征百济。刘仁轨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了解海战的重要性,于是精心准备了战舰和水军。在决战中,唐军水军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将百济的战舰一一击沉。百济国王扶余义慈见势不妙,仓皇逃窜,最终被唐军俘虏。百济的灭亡,为唐朝进一步征服高句丽扫清了障碍。
随后,李治又派遣大将李勣等出征高句丽。高句丽拥有坚固的城池和骁勇的军队。然而,在李勣等唐将的英勇奋战下,高句丽的防线逐渐被突破。总章元年(668),唐军终于攻破了高句丽的都城平壤,高句丽国王高藏被俘虏。高句丽的灭亡,标志着唐朝对东北地区的完全控制,唐朝的疆域达到了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