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艾老师又叫我订外卖了

赵冰清(重庆大学)

“为何不去做田野调查?”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在《天真的人类学家》中写下的这第一句话激发了我对田野的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思。作为一个只在课堂上听过社会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却没有机会参与田野实践的新手,总会被田野中的各种趣事吸引,而其中最让我心动的是人类学家在民族志中提到的各种食物。

2017年6月,当得知艾迪尔老师要带我们去云南文山开展老年健康调查时,我就通过网络搜索当地美食:汽锅鸡、豆沙肉、小锅米线、平坝凹锅、酸汤猪脚、凉卷粉、椒盐饼……我把这些名字都写在小本上,记在心里,打算调查之余和小伙伴们一起收罗,吃过一样画掉一个,味道和样子要记在舌尖和相机里。

抵达文山的第一天清晨,我们想划掉的第一道美食是小锅米线。结果整天被艾老师安排得满当当的,填写问卷、走访社区和街道。几次路过那家米线店,看着锅里飘出的热气,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地反抗起来。调查结束后,老师让我点了外卖——鸡排便当。第二天,依旧很忙,我们从一个社区赶到另一个社区。午饭依旧吃了外卖——红烧排骨饭,还是我负责点的餐。我们在酒店一楼的大厅里吃了盒饭,不同的菜却吃出了同样的味道。

第三天,协助调查的当地工作人员李姐说要带着我们去吃凉卷粉,听到这个名字,我们几个瞬间来了精神。做完手里剩下的问卷后,我们坐上了李姐的车。文山州不大,街道也不怎么宽。大约五六分钟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李姐说的那家凉品店。店门很小,不怎么显眼,和其他快餐炒菜小吃店一起整齐地排在马路边。之所以能让人一眼找到它,是因为店内红火的生意。我们走进店里,还未开口说要吃些什么,艾老师突然就从后面的车里出来,站在店门口说:“你们是我的学生,就要听我的,包括吃什么!”我们愣在原地,都快吓哭了。后来,我们被老师带到了隔壁店里,吃了盖饭,大家很统一,青椒肉丝。插曲一晃而过,但想要吃凉卷粉的信念却在心底深处扎根。接下来的几天,依然是外卖。

调查的最后一天,老师把我们分成两队,在不同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我和另外三个同学故意选了没有老师的那一队。瞬间,内心对凉卷粉的渴望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李姐读懂了我们的期待,善解人意地对我们说:“中午我带你们去吃凉卷粉吧。”做完问卷,就接到了艾老师让订外卖的电话,我照旧点了老师喜欢吃的菜。而我们在李姐的车上制订了暗度陈仓的计划,先去凉品店吃卷粉,然后再赶回酒店取外卖送给老师。到了凉品店,李姐主动走到后厨帮忙做了起来。我看到白白的、薄薄的凉卷粉被放进瓷碗里,芝麻油、花生油、辣椒油淋在上面,葱花、姜末、蒜泥、香菜、芝麻、花生碎还有凉鸡被一勺一勺地撒上去,酱油、醋、盐、味精慢慢浸透下来。凉卷粉被端到桌子上,看起来就很可口。搅拌均匀吃下一口,凉凉的、软软的,有大米的香,也有辣椒油和花椒油的刺激,花生碎混着白芝麻,香香脆脆的。

人类学家在讨论吃时,常会讨论吃的习惯与吃的社会文化意义,他们希望通过吃来展现研究对象的品位、等级和族群认同,以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也有别于新闻记者的采访,人类学家需要深入当地,与当地的人和物进行长期的互动。而我的第一次田野,恰恰是没吃到美食,才会想尽各种方法去吃到它。美食在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看来,可以滋养人的心智,成为一种思的行动(good to think)。我对田野的认同和自我呈现的途径也是通过食物来完成的。正如巴利想象自己坐在茅屋里,每天都有鸡蛋可以吃,但鸡蛋对于多瓦悠人来说却是恶心的食物。巴利和我通过对食物的渴望,进而获得了一种在地的经验,也获得了对人类学调查的一种认同。

调研结束,从云南回到重庆,那一大堆关于吃的计划只完成了一个。凉卷粉的味道和样子既成了我对云南所有的记忆,也成了我人类学田野调查“成年礼”的仪式性美食。

在学校,常被同学问起,假期都去哪儿调查了?

“云南。”

“听说那里有很多好吃的。”

“是的。”

她们很羡慕我,说:“下个暑假,我们也要跟艾迪尔老师去调研。”

我正想说……

妈呀,艾老师又叫我订外卖了。 hwJ+5AbGUW4PuZzbo9i2NLruwmPH6fzj41q4+uy4iPGcHVGKIIxh0ilcTpxmn3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