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在上班途中边驾车边听广播。前两天在广播里听到了一则新闻,标题是“黔东南党员干部落实贵州省‘禁酒令’见闻”。内容讲的是贵州省自2017年9月实施了史上最严的“禁酒令”,从此前要求党员干部“工作日中午不准饮酒”升级到了“公务活动全面禁酒”。于是,苗族侗族村寨古老的拦门酒传统仪式发生了变化,苗家迎宾的牛角里装的自酿米酒换成了水或果汁;苗家餐桌上放在入村干部面前的米酒也换成了水或果汁。我听完这则新闻,十分担忧如果长此以往,苗家山寨那些遗存千年与酒相关的古老习俗是否会渐渐变味,甚至消失。
我这一生似乎与“酒”有不解之缘,除了我曾在贵州最知名的酒业任过职以及花了数年心血完成了《贵州茅台酒业研究(1728—1956年)》博士论文外,我还对苗家的米酒情有独钟。虽然我并不喜欢饮酒,可我喜欢透过“酒”这个特殊媒介走进和感受蕴含在酒中充满情趣、从心而欲的古老酒礼和酒俗传统。
记得第一次去苗寨还是在1985年,晃眼已经三十多年了,当时的一场欢送酒宴给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那时我刚大学毕业不久,十分有幸成为一名科学考察队成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工作。此次考察分成了25个学科组,我参加的是植被学科组,共4人组成,我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在考察期间,我们通常驻扎在村寨或当地政府搭设在荒野中的临时接待站。每日早出晚归,翻山越岭,步行数十里,回来时总是背着沉沉的采集标本。那时正值5月中下旬,冬眠在树林下的蛇及其他动物都开始复苏,我生来就害怕蛇,所以特别小心翼翼,但在工作时还是免不了会偶遇到蛇,总是令我惊吓不已。
记得我们到达的第一个接待站是坐落在深山中的一个小村寨,现在虽不记得村寨的名字了,但还依稀记得这个小小苗寨的美丽风貌,两边都是高山,山间有条清澈缓行的河流,村民们散居在山坡上,靠近河流和山下平缓处的土地都开垦成了水田。我们此次居住的地方是在河流边一块平地上的粮仓里,男女房间以进门的通道作为分隔,木质隔墙约1.5米高。村寨里的村长和妇女主任是俩兄妹,他们待人亲切友善,每日亲自尽力为我们准备膳食。这个接待点是我们整个考察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驿站,足足待了5天。就在我们即将离开的头一天晚上,村长给我们举行了送别宴。
送别宴的地点在半山坡上的一间大房子里。当天傍晚我们考察收工回来时,将路遇的一条小竹叶青蛇装入一个塑料瓶子,放在我们居住的粮仓通道上。还没有等我们来得及清洗一下,村长和妇女主任就来催促我们上山进晚餐。路上,只瞧见前面好几个村民各自抱着一个土坛子前往那所大房子。等我们围着火炉坐下来,看见火炉周围已经摆上了比往常要更加丰盛的菜肴,其中有两大盘鱼,我好奇地问村长这是从哪里弄来的鲜鱼,村长说是他和另一个小伙子今天在河里赶了一天的成果。我突然想起上午我们出门时,就看见村长站在河道中间,我当时很纳闷他站在水深齐腰的河中间干吗,现在终于明白他是为了把鱼赶往他们事先布置在河下方的渔网处,从而捕捞上这些新鲜的河鱼。老实说,我一看见这两盘鱼就直吞口水,今天回想起在那个年代,我们能够吃上这样一顿鲜美的鱼肉,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可见村寨的人们对我们的热情友善了。
当妇女主任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来,更是令我们惊喜,那是刚刚蒸熟的腌制小乳猪,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样的食物不说在城里是稀罕之物,就是在村里也是难得的上等美食。只可惜当时被催促参加送别宴走得匆忙竟忘记带上平时工作用的黑白相机,不然至少可以留下那个令人难忘的隆重场面。
我们被苗族老乡们的热情深深打动了。村长给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一个盛满米酒的小碗,他端起自己的碗,说了一番依依惜别的话之后,提议让我们端起碗来一起干杯,同饮而尽!我们几个都不胜酒力,可又盛情难却,只好把这碗酒一口气喝下了。谁知这一下更无法推托说不喝了。村长说苗家的规矩是主人先敬客人,而且是一个一个地敬,然后客人也要一个个地回敬主人,这叫喝“团团酒”。此时我才注意到今晚村里共来了8个人,除了村长的两个妹妹,其余都是男子,他们抱上山的坛子里全部装的是各家各户自己酿制的米酒。我心里算了算这个团团酒喝下来,我们每人至少要喝16碗。由于从来没有喝过苗家米酒,刚开始喝起来感觉很淡,如同喝水一般,所以我就壮着胆子喝了一圈,这时脸开始感觉发烫了,等到第二圈我回敬后,感觉有点眩晕。原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村长又发起了苗家唱歌喝酒的礼俗。唱完一首歌大家就要一起喝一次,苗家人个个都能唱,我们科考组几个人都不会唱,实在无奈我代表大家跳了一曲《洪湖水》的舞蹈。我们边唱边跳边喝,实在高兴愉悦,男人们可能是喝兴奋了,开始相互主动敬酒。又过了一会儿,有人说要出去方便,我只见两人相互拉着手扶着肩摇摇摆摆迈出了房屋大门的门槛就各自往两边倒在地上了,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我想到了此前曾看过一篇文章说苗家的米酒后劲十足,喝多了一出门就会醉倒在地,所以被人们形象地喻为“BiangDang”酒(比喻酒醉不省人事突然倒地发出的一种声音)。此时此刻我就亲眼见证了这个生动的描述。
一会儿又出门一对,即刻倒地。我在屋里坐着看到这个情景真是忍俊不禁,肚子都笑疼了,我害怕自己也会这样,就坐在那里坚持不动,可是最终我也实在忍不住需要起身出门方便,无奈两腿发软、头脑发晕,根本无法站立,我起身抓住妇女主任,她又叫上自己的妹妹一边一个把我紧紧搀扶着从房里出来,但一出门我神志全无,此后的经过全部浑然不知,至今也不记得。
等到第二天醒来时,太阳已经爬上山坡。小组其他同事全都起来了,他们正在屋里屋外慌张地寻找什么东西。见我起来了,他们立即跑到我居住的这半边屋子四处搜寻,并且着急地让我掀开被子,我赶紧问找什么,原来是我们头一天带回来的竹叶青蛇从瓶子里跑出来了。天啊!那可是一条毒蛇,如果咬伤了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昨夜我们居然就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毫不知情地醉入梦乡。而这一醉竟让这段送别宴成为永恒的记忆!
最近十来年,因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我也多次走进苗寨,体验过拦门酒、迎宾酒、家宴酒等各种礼俗,每一次我总会主动端起那碗米酒仰天畅饮。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苗族的酒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从而让中国多元的好客文化和丰富多彩的酒文化保存完好,成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