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讲
抑商时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自春秋晚期到战国,私商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通过辛勤经营拥有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令人羡慕的富人阶层。随着奴隶制的逐步瓦解,农民获得更多的人身自由,其从事商业活动、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在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之前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随着私商的兴起、商业活动的兴盛,社会上开始出现“抑商”的声音,而推行“抑商”政策最为坚决的是秦国。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他风云际会、高瞻远瞩,通过一系列革新措施,把一个偏居一隅的穷困弱国,变成了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国。虽然他本人未得善终,但秦国继续推行他的政策,历经几代君主努力,终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商鞅是法家代表人物,那儒家对商人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荀子也反对私商兴盛,认为“工商众则国贫”,工商业发达对国家不是什么好事情;韩非更是直接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商人,甚至将商人看作“蠹虫”。这些人抑商、轻商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历史上逐渐形成一股“抑商”的思潮。从战国晚期一直到南北朝,这股“抑商”思潮即便没有愈演愈烈,也从来没有舒缓过,商人在这一时期的文化生存空间是比较狭窄的,但他们因此消沉、没落了吗?其实并没有。在“抑商”“轻商”声音喧嚣的岁月里,商人虽然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确从未缺席。他们虽然不得不承受着统治者突如其来的掠夺、文化优越者居高临下的鄙视,但每一次风吹雨打过后,他们又如春草般疯长,依然在主流文化关注外,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wRpjNK2NjYaI6jDecphireAsIxA8ulGRa9P7NAMAhCbmARlF8RhUhQOiRi2MBKe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