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党百年上海语言文字事业成就展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市语委、市教委于2021年11月举办“党的语言文字事业在上海”展,图文并茂地宣传展示百年来上海语言文字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成就。

一 筹办过程

展览由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宋庆龄陵园管理处承办,选址宋庆龄陵园临展厅,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长宁区语委参与协办。2021年4月,受市教委、市语委委托,市教科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牵头组建了由语言文字、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领域专家共同组成的项目组。5—6月,项目组全面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上海领导推进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上海语言文字事业的举措、成效与经验,访谈有关专家,走访“一大”会址、陈望道旧居、左联纪念馆、韬奋纪念馆、平民女校和工人半日学校旧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赴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市区两级语委办等收集整理档案、图书、报刊、照片等资料。7—10月,项目组撰写并反复打磨展陈方案的文字脚本,前后召开数十次工作会议和改稿会议,形成展陈方案并报市语委、市教委审批同意后实施布展。其间,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外事委员会、市新闻出版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等部门、机构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与讨论与审核。11月5日,展览开展,市语委、市教委、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主承办和协办单位有关领导出席开展仪式并为展览揭幕。同期同场,国家语委“党的语言文字事业百年光辉历程”展在上海巡展。

二 主要内容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新文化运动和语文现代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一百年来,上海的语言文字事业在党的倡导推动和坚强领导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展览分6个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上海领导推进语文现代化运动的情况,以及新中国成立70多来年上海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传播、语言服务国计民生、语言文字治理能力建设等的情况。

(一)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早期的语文现代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并与广大进步人士一起,在上海倡行白话文运动、发起大众语运动、探索文字改革、面向工农大众开展扫盲教育、领导创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践行文艺语言大众化主张,推动语言文字走近人民大众、惠及人民大众,进而发动群众、传播真理。展览通过图文和实物,介绍展示了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陈望道用白话文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黎锦熙、金兆梓、陈鹤琴等进步知识分子在修辞、语法等学术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的《修辞学发凡》《国语文法》等著作,大众语运动期间的《太白》杂志,左联的《前哨》《北斗》《文学月报》《萌芽月刊》杂志,孤岛时期举办的语文展览会宣传手册,最早探讨创制拉丁化新中国文的瞿秋白的遗著《乱弹及其他》,鲁迅发表的倡导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文章《门外文谈》《中国语文的新生》,叶籁士的《拉丁化概论》,陈鹤琴的《民众课本》,手头字推行会选定的第一批手头字,以及上海工人半日学校、上海平民女校、儿童福利站面向群众开展识字教育的情况。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普通话和汉字应用水平培训测试等举措,经过70多年的持续努力,普通话普及率近90%,文盲率下降至1.61% ,方言障碍基本消除,在行业推普、群众性推普活动品牌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测试推进与管理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展览图文并茂地介绍展示了上海70多年来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方面的奋斗历程,包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普通话和汉语拼音教学及成果交流活动、推进扫盲工作、创办《汉语拼音小报》 等情况,七八十年代加大行业推普力度、多途径多方式培训推普骨干、开展“我爱祖国语言美”群众性推普活动等情况,九十年代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推进有关行业人员普通话水平达标、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写字教学与训练、开展推普集中宣传月活动等情况,进入21世纪后开展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打造“魅力汉语”活动品牌、推进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实施大学生和职校生普通话免费测试等情况,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加大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培训测试工作力度、开展市民普通话能力普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从“普及”向“提高”转型的情况。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加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开展媒体语言文字应用监测,普及语言文字规范知识,全面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展览介绍展示了语言文字部门对店招广告等社会用字进行全覆盖检查的工作档案,对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语言文字规范情况进行监听监看的记录和报告,以及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语言文字“啄木鸟”活动、督促有关商家撤换用字不规范招牌等的情况;介绍展示了上海出版的“规范汉语大讲堂”丛书、《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指南》《语言文字规范手册》《播音员主持人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等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普及读物,上海创办的旨在“纠正语文差错、传播语文知识、引导语文生活健康发展”的《咬文嚼字》杂志,以及面向各行业人员开展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培训等的情况。

(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传播

21世纪以来,为更好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作用,上海先行先试开展群众性语言文化活动,全面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大力推进学生阅读素养培育计划和书香校园建设,科学保护传承上海方言文化,切实加强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持续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面向在沪外籍人士推动中文的国际传播,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展览通过图文和实物,介绍展示了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语言文字部门以上海书展等为平台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活动等的情况,上海参与策划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和上海选手获奖的情况,以及上海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我爱汉字美》等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介绍展示了上海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发音人招募遴选和有声数据采录的现场实况,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的展陈场景和展陈内容,以及社会各界开展上海方言文化传习活动的情况;介绍展示了上海地区5515片甲骨的收藏单位,上海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甲骨文字》《复旦大学藏甲骨集》《古文字诂林》,以及有关高校研发的“中国古文字智能检索网络数据库”;介绍展示了连续20多年举办上海、台北、香港、澳门青少年朗诵比赛,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诗文诵读大会等中华语言文化活动,针对在沪外籍人士开展实用汉语能力测试等的情况。

(五)语言服务国计民生

21世纪以来,上海深入研判、主动对接举办亚太经合会议、世博会、进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以及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等的语言需求,努力营造规范文明的国际语言环境、积极培养储备多语种语言人才,充分发挥经济和教育资源优势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推普脱贫攻坚,为上海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贡献力量;同时,针对日益多元的社会语言需求,上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在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不断完善语言文字公共服务,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和谐语言生活。展览通过图文、实物和视频短片,介绍展示了迎办亚太经合会议、世博会、进博会期间开展市民学双语(普通话和英语)活动、实施公共场所中英文用字专项检查整改行动、举办世博会语言环境建设国际论坛、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世博心语”活动等的情况,并展出了汇编有2010条表达对世博会的美好祝愿、由中小学生自己创作书写的优秀心语的《上海市中小学生“世博心语”集萃》;介绍展示了本市高校开设近50种外语语种专业,并有70多所中小学校开设多语种外语课程,为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治理培养储备多语种外语人才的情况;介绍展示了援助新疆、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助力当地推普脱贫攻坚,援助西藏建设“西藏藏语言文字网”等语言文字对口支援的情况;介绍展示了上海出版的对传承中华文明、服务社会语言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辞海》《大辞海》《汉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等语文辞书,以及有关机构为引导服务社会语言生活编撰发布的《上海市公共信息多语种服务手册》《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等系列图书;介绍展示了上海在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提升城市的“温度”、打造信息无障碍环境过程中的外语服务和手语盲文服务等情况,如社区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外语服务志愿者、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的手语同步翻译、电视上的手语新闻、医院里的助聋门诊、图书馆里的视觉障碍者阅览室、地铁车站里的盲文设施等。

(六)语言文字治理能力建设

多年来,上海全面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构建完善“党委领导、语委统筹、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语言文字法治建设,提出并先行先试“条块结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目标管理、量化评估”等语言文字治理举措,依托在沪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培育语言文字智库,依托高校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语言文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展览通过图文和实物,介绍展示了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集体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审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草案)》的情况,以及市人大、市政府法制办、市语委等编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解读》《〈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学习读本》《〈上海市公共场所外国文字使用规定〉释义》等助力语言文字法治建设的系列图书;介绍展示了市语委、市教委对各区政府和各高校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实施市语委委员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述职制度、举办各类专兼职语言文字干部培训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的情况,以及市语委编印的《上海市推广普通话工作经验集》《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经验集》《上海市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风采录》《市语委委员单位语言文字工作述职报告集》等指导基层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的图书资料;介绍了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市语文学会、市语言文字志愿服务总队等社团组织,在沪的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的建设情况,展示了上海语言文字治理体系中的主要社会力量;介绍了本市高校语言学学科建设的情况,展示了上海语言文字事业科学发展的学术基础和人才基础。展览特别向百年来上海的语言学大师致敬,以图文方式介绍了陈望道、郭绍虞、吴文祺、张世禄、罗竹风、胡裕树、张斌7位大师的生平,他们来自市社联2018年5月14日公布的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

三 社会反响

“党的语言文字事业在上海”展第一次以展览的形式,通过图文和实物,全面、系统地展现了自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以来上海语言文字事业的百年历程和主要成就。展览共展出图书、报纸等实物35件,各类照片、图片353张。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报道展览情况,“学习强国”、澎湃新闻等转载了长宁融媒号介绍展览内容的相关文章。开展以来,已有近1.5万人观展,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有关区语委等多批次团队结合语言文字学术活动、基层党建活动等参观学习。观展人员纷纷表示,展览展现了上海对我国语文现代化事业的重要贡献,反映了上海语言文字事业在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语言文字决策部署的同时,针对国际化特大型城市的语言需求和语言生活特点,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规范使用、语言资源科学保护、语言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建设、社会语言生活治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和形成的鲜明特色;通过观展,深刻体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切实感受到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在落实党的嘱托、推进党的事业过程中奋勇向前、守正创新、砥砺奋进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励自身践行初心使命,汲取历史力量,推动本市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教科院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 89UXk4rz2A9ZzC+L2px32RPCoabvVw333e8dkw3Ak+u+RWh1pe6KlTMczdSEH9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