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中国记忆·学者口述史”丛书的第五本。自2017年1月《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出版以来,这一丛书又陆续推出了《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锦绣流光——黄能馥口述史》《丽泽忆往——刘家和口述史》等,成为中国记忆项目“当代重要学者专题”口述史整理出版的系列成果。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是以中国现当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传统文化遗产为专题,以传统文献体系为依托,系统性、抢救性地进行口述史料、影音史料等新类型文献建设,并最终形成特色专题资源体系的文献建设和服务项目,是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总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图书馆资源采集、整理、保存、服务与文化传播职能的新拓展。
中国记忆项目自2012年开始当代重要学者口述史库的建设工作,对我国各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进行口述史访谈,目前已开展对30余位学者的口述史访谈,涉及历史学、哲学、医学、艺术学、工学、农学等多个领域。这些学者的口述史料将作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永久保存,并转化为出版物,为更大范围的读者所用。
全山石先生是接受中国记忆项目口述史访谈的第一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全山石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是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的后裔。他自幼酷爱绘画与音乐,1950年考入国立杭州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师从美术大师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等。1954年公派苏联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留学,师从阿列希尼柯夫、梅尔尼科夫等油画大师。1960年毕业后,他回到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曾任油画系主任、院教务长等职,为中国的油画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历史画作品主要有《英勇不屈》《井冈山上》《八女投江》《娄山关》《血肉长城》等。
2018年4月12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开始在浙江杭州对全山石先生进行口述史访谈,至2019年1月9日访谈结束,共访谈21次,口述史料总时长约33小时。全山石先生口述史访谈的项目负责人为全根先,负责访谈和书稿整理工作;陈都和全山石艺术中心的王文杰参与了书稿整理工作;摄像录音工作由赵亮、刘东亮、谢忠军、陈都和宋本蓉承担。在访谈过程中,全山石艺术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今后,中国记忆项目将继续开展学者口述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让更多的读者可以借由文字,了解这些深处书斋、实验室或象牙塔中学者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