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分到阿列希尼柯夫院长的工作室以后,他对我很好。另外还有一个老师叫乌加洛夫,他后来是苏联美协主席,也很能干,不过是个“酒鬼”,我跟他的关系不是非常融洽。其他老师,还有科拉廖夫、梅尔尼科夫等。其中,阿列希尼柯夫和梅尔尼科夫给了我最好的教育,就是他们启发了我。这种启发,不是说长短高低比例,也不是说冷暖关系,而是那种艺术的味道、风格的味道,使我能够感悟到西方油画的奥妙之处,真正地感受到油画的魅力所在。
阿列希尼柯夫是非常老实、忠厚的一个人,有一点点结巴,但他的修养很好。他一个星期来工作室两次,一次是周三,一次是周五,看看我们的画,进行指导。他不是教你常识,因为解剖对不对、色彩对不对、关系对不对,这是低年级老师的主要任务,到高年级后,这些问题就不是主要问题了,而是需要更多的艺术层面上的辅导。所以,他主要教艺术上应该怎么处理,一张画应该怎么处理,哪个部分应该怎么画。
我每次看到他的画,就受到感动。他的造型比较严谨,颜色比较单纯,不像印象派,是比较灰的颜色,但是灰里面有一种微妙的变化。他的绘画比较细腻,而且很美,这种美,不是很粗犷、很有力的那种美,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一种很有文人气的、很有修养的美,相当于我们的文人画。尤其是他的用笔,就跟国画里面的用笔一样,每一笔都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这在油画界是比较少的,因为油画很好修改,可以随便画上去,但他不是这样,他会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个线条。虽然他的画很写实,但是很有“写”的意味,每个地方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主要画肖像画,画得非常好,偶尔也画历史画,画得也非常好,构图能力很强。他有一幅作品叫《列宁在彼得堡大学应考》,画的是很多老教授评审列宁的答辩,很少见到这样的题材,他用写意的方式描绘了教授们对列宁很满意的情感,远看很完整,近看笔触很流畅、很美。而我从他那里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油画里“写”的意味。
1956年,与列宾美术学院院长阿列希尼柯夫交谈(左起:全山石、邵大箴、钱绍武、阿列希尼柯夫、奚静之)
工作室的素描老师叫科拉廖夫,他的素描非常好,讲究构图,讲究结构。这方面是我们以前在国内学的时候没有很好注意到的,我们以前学的是法国素描,找明暗交界线,对结构方面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在苏联,像科拉廖夫这样的素描教学,给我们帮助还是很大的。所以,在他指导下的素描,就比较结实,画站立的人,就能画出站得很稳的形体,所有的结构没什么大毛病,有毛病的话,他马上会指出来。
另一位给我重要帮助的老师是梅尔尼科夫。他对中国学生非常友好,戴一副眼镜,脸方方的,很神气,个子不算高,但很魁梧。我留苏的时候,他经常叫我们去他家里包饺子,他很喜欢吃饺子,但自己不会包。我们同学组织起来,到他家里包饺子,他最开心了。他很喜欢中国。1957年,他到过北京、武汉、杭州,在武汉画了很多长江的画,他觉得中国文化太优秀了,觉得中国画非常有意思,特别是齐白石的画。所以他经常跟我讲,我虽然在苏联学习,但应该好好学习中国自己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他还来浙江美术学院搞过短训班,我给他当翻译。他很严格地要求我们,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都直截了当地指出。但是,他对浙江美院学生很满意,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校。他在俄罗斯讲课时,也经常提到中国,特别是提到我。他认为中国学生都很用功、很聪明,还经常把我作为一个榜样,讲给他的学生听。他的很多学生也到我们这儿,说明他对中国印象非常好,感情也比较深。
20世纪50年代,梅尔尼科夫还是阿列希尼柯夫的助手,因为梅尔尼科夫擅长画大型壁画,壁画需要很强的建造能力,后来梅尔尼科夫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就是一个壁画工作室。我觉得梅尔尼科夫的构图能力非常强。此外,在油画色彩方面,他比阿列希尼柯夫运用得更好,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去学习、挖掘。梅尔尼科夫是苏维埃政权成立以后第二代、第三代画家,当时正是他的创作高峰时期。他创作了《在和平的田野上》《觉醒》等震撼人心的作品。《在和平的田野上》创作于1950年,表现很多年轻男性上战场后,后方留下来的妇女在田野上愉快地劳动的景象,通过这样的场景,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1956年创作的《觉醒》,描写的是阿拉伯人、黑人族群的觉醒,他们起来革命,争取解放,争取自由。这张画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中得奖,引起轰动,还到中国展出过。因为这两张画,梅尔尼科夫“飞黄腾达”,当时在列宾美院是一个很受瞩目、很有作为的艺术家。我当时向梅尔尼科夫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创作理念,我觉得受他的影响比较大。
与同龄人相比,梅尔尼科夫是非常能干、出众的一个人。在旁人看来,他有几分傲气,不是很谦虚,走路的时候,很挺,一般不看人。但正是因为他的能力出众,所以,当列宾美院老一辈艺术家大多去世以后,他就成为学院中威望最高的老师了。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只要他一说话,那别人就没话说了,因为他的才能盖过其他人。可以说,现在的列宾美术学院,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师都是梅尔尼科夫的学生,都是从他的工作室出来的。
梅尔尼科夫有一件比较好的作品,就是提倡和平的《西班牙三连画》。这是根据他在西班牙看到的景象,通过画面展示西班牙历史上的战争,以及斗牛的血腥。他这张画得了奖。后来他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就跟这张画有很大关系。他还有一张画《告别》也比较著名,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老太太送别即将上战场的儿子,老太太的那种情感,既对儿子依依不舍,又对儿子抱着希望,希望儿子为祖国、为捍卫和平而去战斗,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老太太和她的儿子身上表达得非常深刻,很感人的一张画。所以,他是很能干的,既能画叙事性的绘画,又能画装饰性的绘画。而且,他还非常勤奋,每天吃完晚饭后,他一定要在案头上画画,画那种A4纸大小的画,每天画一张,相当于自己练习,把他每天思考的东西画下来。这些画虽不是非常完整的作品,但有审美价值,画完就竖放在他的书架上,架子上都放满了,有很多本。他会把这些画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学生,我这里就有好多张,他送给我的,上面写了我的名字。
梅尔尼科夫的作品比较多,目前主要收藏在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
和俄罗斯博物馆,还有就是地方上的一些小博物馆。后来我们国家的艺术市场繁荣了,大概在20世纪末,作品比较多、比较便宜的时候,我还推荐一些国内企业家买梅尔尼科夫的画,收藏了很多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