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留学列宾美术学院的那个年代,正值一批非常优秀的教师在那里任教,包括阿列希尼柯夫、梅尔尼柯夫、约干松、莫伊谢延科等等。苏联时期很多优秀的画家有一个特点,就是都在这个美术学院里。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是很强的,而且传统比较深厚,有一整套的教学规范和教学体系,这和我以前学的还是有所差异的,我们没像他们那么严谨。
我举个例子。譬如说解剖课,要求很严格,每一块骨头,学生都要认识。这个骨头在什么位置,上面有哪些肌肉和它相连,每一块肌肉有什么作用,就跟医学院学生一样,都要背出来,都要考试。不仅要做到这一步,还要知道它的功能。比如说,手挽起来以后,是哪几块肌肉在起作用,你要能讲出来。考试的时候才有意思呢,一大堆人体骨头放在桌子上,老师让我现场拼一个头骨。我就得在那么多的骨头里面,找到每一块与头部相关的骨头,再把头盖骨拼起来。或者老师叫我摆个上身的骨架,在那一堆人体骨头里面,脚趾、手指都有,我要把这些都找出来,再拼成一个上身的骨头结构。如果说你不懂得这个解剖,不懂得人体结构,不懂人体功能,你就拼不出来。所以,苏联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严谨的。而且,解剖课里还要画,不仅要认识骨头,还要画出每一块骨头的形状。比如说头盖骨,要画头盖骨的形状;侧骨,就要画侧骨的形状;膝盖骨,要画膝盖骨的形状,都要默画出来。这样一种基础训练,会给学生打下非常扎实的基础。
再比如素描课,也是这样。画一个人的头部,苏联叫做建造,像造房子一样,怎么样在画面上把头部建造起来,画完以后,还要懂得它的结构关系。那么,这种教学方法,我觉得对培养写实主义绘画能力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所以,不管是素描造型也好,或者油画色彩也好,油画材料也好,我觉得,我在列宾美术学院受益不少,可以说是一种基本功吧。
其实,不管在俄罗斯还是在世界上来讲,列宾美术学院都是比较有威望的一所学校。特别是到20世纪以后,这种写实主义的教学方法在很多西方美术学院已经慢慢退化了,转向现当代的美术教学。可是,列宾美术学院一直坚持写实主义的教学方法,所以列宾美术学院被很多西方人认为是写实绘画的一个堡垒。
我们国家的美术教学,虽然引进了苏俄美术教学体系,但是我们也不是完全照抄。我们是根据他们的基本体系,再结合我们国家的教学传统,加以改造之后而来。很多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美术学院跟苏联一样,其实不是的。首先,学制就不一样,他们学制是六年;六年以后,还有一个创作室研究的过程。所以,苏联的教学体系是培养专家的方法。我们的学制是四年,根本不可能在四年内完成苏联教学大纲方案的全部内容,我们的教学体系是由苏联、法国、鲁艺几个方面的力量组成的。比如下乡劳动,苏联的下乡劳动,就是为了劳动而劳动,不需要画画;我们下乡劳动,既要劳动,也要创作,这是从鲁艺体系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