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清宪法论序

自拳匪肆扰,国势益形阽危。朝廷锐意改革,派遣都人士就学于东邻。一时有识者亦稍稍悟。于是担簦负笈,接踵联翩。从事兵农实业及医学美术等科者,固亦实繁有徒,而独以肄习政法者为尤多。盖国与天地,必有与立,立国之道,端恃法制以维持之、活动之。倘法律纷糅、政治颓坠,其他纵极精良,而皮之不存,毛将安附?亦同归于尽而已。

惟是研究政法,尚矣!何以自先朝下立宪之谕,改良法制,五稔于兹。近且咨议局成立于各省,资政院开幕于中央,形式规模,仅见宪法大纲之颁布,而朝野士夫,侈谈宪政者,若宪政公会及政闻社等,则不过时至势会,共表同情,具有热诚,鼓吹众听。问有能锤炉众说、独运匠心,抉法理之墺、通立宪之邮,以上应旁求下资参政者乎?即学界诸人,偶有所表见,又往往译述者居其半。而师说拘守,畸于一偏,编辑者居其半。而他国成规,只堪借镜,若器具然,求其适用于一端者有之,求其适用于全体者实鲜。

且迩来强邻逼,潮流激,救国之声嚣嚣盈耳。有谓我国立宪,宜效法日本成规者,以其同洲同文,政教不甚相远也。有谓宜取美国为法者,以其土地广大、物产富饶,殊种杂居,三者皆略相同也。则又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综是数者以观,求一确有见地,孤诣苦心,集其大成,通其原委,现完全之色相,足为吾国预备立宪时代之补助品者,盖已戛戛乎难之。

余友保君廷梁,留东六载,法学精深,凡关于宪政之书,涉猎广博,夙有见于各国宪法,皆各本其国民之气质习惯,与其国土之形式位置,及其政治宗教以制定。而体裁亦因以不同。故美与法皆共和政体也,而宪法则异。英与德皆君主政体也,而宪法则亦异。即日本宪法,始虽以德国为模范,而究其内容,则又迥异。他如无论何国宪法,虽无不参照英国宪法而来,实则各呈现象,各具精神。互有短长、互形好恶,不过据为标本,要非泥其模型也。

于是贯穿泰东西宪法学者数十家言,折衷定义,成《大清宪法论》一书,属叙于余。余取而读之,其主旨以君主为国权主体,可谓切中我国之情势者矣。夫宪政之要义,在定政府之组织、明大权之所在、示国民与政府之关系者也。而其总揽此定之、明之、示之之大权者,君主也。主旨既正,耳目斯赅。殆所谓建立一干,枝叶扶疏者非欤?至其网罗繁富、抉择精实、从违准诸法理,讵同喜素而非丹?去取酌乎国情,未尝胶柱而鼓瑟,犹其余事焉。

吾国人士,持是编也以往,本研精之结果,供参考之所需。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吾知其奏刀騞然矣。宪政前途,裨益匪鲜。因为序而归之。盖感余友所学之能济世用,而非以其相好之私也。

宣统二年秋重九日
平陵吴壮
叙于日本东京丰多摩郡村居之草庐 chnEV7s6eu/y1ORKIFpJ3mua+WQOkVsSWXLHBy1ohxZn2uxpXX/1Y03zWpFoNkw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