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君主之特权

第一节、尊称

称国权主体者曰君主,君主云者,各君主国通用之名词,非一二国所得而私也。惟君主国表示其君主之尊称,各从其历史之惯习,或曰帝,或曰王,曰天皇,曰天子,曰大公,曰公侯,曰元首,其实一也。我国自三皇五帝而后,君主皆称王。至于嬴秦始称皇帝,盖秦王当时兼并六国,六国之王莫不制从,于是特加尊号以别于王。汉兴因之,封皇族子弟及功臣以王,而称君主曰皇帝。自是以后,历代相沿,至今不改。虽然,皇帝云者,乃君主之尊号,若夫臣民对于君主之称谓,则曰皇上,曰陛下,君主自谓曰朕,亦曰寡人,曰孤。日本亦然。虽然,称帝称王者又不独君主国如是,即非君主国亦有称之者。如德意志联合国之共主称曰皇帝,瑞士之大统领称曰国王是也。且横览各国宪法,无论君主立宪国与民主立宪国,称其君主与大统领恒曰元首。例如日本宪法第四条“天皇为国之元首”。法国宪法第六条“共和国大统领为国之元首”是也。元首之语,说者谓根据于欧洲学者国家有机体说,殊不知欧洲学说未东来以前,我国早已有道之者,如君称元首,臣号股肱等语,岂非纯然国家有机体之意义乎?要之,元首之文字乃表示君主与大统领为一国领袖,如人身之头脑然。非解释元首即君主与大统领在国法上之地位也。以是而论,则宪法书中有时称元首者,不仅指君主而言,兼包含大统领在内,而称君主者,乃单指君主立宪国之国权主体而言,是又不可不察也。

第二节、不可侵权

各君主国宪法,皆有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之明文。如普鲁士宪法第四十三条,意大利宪法第三条,墺大利宪法第一条,荷兰宪法第四十五条,西班牙宪法第三十九条,葡萄牙宪法第七十条,瑞典宪法第三条,俄国宪法第五条,日本宪法第三条。又其最近者,如我国宪法大纲第二条亦然。粤稽神圣字义,其在欧洲学者之考据,谓原出于罗马,以罗马当贵族专制时代,平民为保护权利计,特设护民官以与贵族抗。继而护民官常为贵族所斥退,平民争之,乃冠神圣二字于护民官上,盖谓护民官与神圣等,虽有罪恶不负责任也。厥后罗马法皇亦恒以神圣二字加诸罗马皇帝及各国国王之上,即神圣二字之由来云。然在我国,自来臣民颂扬君主亦尝用神圣之名词,其见诸诗文奏牍者指不胜屈,而其意义则同为表示君主尊大之威严。其于法理殊无关系,至于不可侵云者,学者解释互异,约有二种。一谓单注重于君主之身体,一谓凡与君主身体有关系者皆同在不可侵及之范围。以予观之,前者殆见意、西、葡、比等国宪法之规定,于神圣不可侵上加以国王之身体字样,故为是解。后者殆据普、日、荷、墺宪法之条文无身体字样者以为断。比较二说之长短,则以后说为是。何以言之?自然人君主之身体即国权主体者之身体,故侵犯君主身体者是即侵犯国权主体,谓之大逆。国有常刑,万死不赦。虽然,不可侵云者,非仅对于君主惟然,即对于君身之有关系者,亦莫不皆然。与君身关系者有二,一即太上皇、皇太后、皇后、皇太子、皇太孙、摄政者及其皇族是也,一即帝居陵寝宗庙是也。在吾国更有宜敬避者如庙讳、御名。凡上书奏事,有侵犯者予以处分。他若盗取大祀之神物,冲犯君主之乘舆,皆不能无罪。凡此皆自历史沿习而来,虽科罪之条律有差等,而属于君主不可侵权之范围则一也。君主不可侵之意义,更易一面观之,即臣民对于君主不得谤议,又议会亦不得有非难君主之议决。万一有之,其议决即为不法,而获大不敬之罪戾。然其中应有区别者,即谏诤非侵犯是也。譬如我国自三代以来,君主以虚怀纳谏为美,人臣以犯颜敢谏为贤。故诗书所载,从谏则圣君之德也,衮阙而补臣之忠也,其在汉唐取材试士,犹注重于直言极谏一科。且朝廷置谏议之专官,国史传谏诤之盛事,然而君主之于谏臣,从未闻以面折廷诤为侵犯者。由是观之,则君主神圣不可侵之范围,未尝包含此意也明矣。解释宪法条文者勿误会斯旨也可。

第三节、不负责任权

君主为国权主体,且尊之曰神圣,则君主之不负责任也固无俟明文之规定矣。乃普、墺等国宪法,必明揭诸条文云“君主不负责任,使辅弼大臣负之”。此等规定何异画蛇添足。何则?君主以固有之权力,出于自己之意志,而设置诸等之机关,各配以国权所有事务之一部或数部,使之司掌而施行之。而其所受命之臣僚,无不任劳任怨,各尽乃职。是君主之责任固已分配于臣下之担任矣。然则君主之不负责任也不又章章明甚乎?此日本宪法与我国宪法大纲所以不列此条者意亦此欤!虽然,不负责任之意义如何?请申论之。

所谓责任者,有国务之行为责任,有私自之行为责任。国务之行为如关于立法、行政、司法等事,其范围甚广,假令设施不当,偶有过失,不能归咎君主,只能弹劾大臣,此君主不负国务行为责任者一也。私自之行为者,如刑事上之行为与民事上之行为,凡刑法与民法之规定,皆不得适用于君主,而君主独超然于法律之外,此君主不负私自行为责任者二也。盖君主为国权之主体,至尊无极,苟负责任,与神圣不可侵之原则不大相矛盾乎?欧洲学者有谓“君主不负刑事上之责任宜矣。至于民事上之责任有不可不负者,即如关于确认财产权之裁判,虽从裁判所之判决,亦与神圣不可侵之原则未相抵触。”此语在日本亦有道者,不知此等学说乃从君主机关说胎息而来者,殊非精确之论断,故不足取。何则?裁判所者,君主为司法而特设之机关也,其所裁判亦奉君主之命令,而以君主之名行之者。信如彼说,是君主自设机关而自为束缚也,岂理也哉!难者曰:若君主不负责任,则人民之身命财产将焉所托?不知君主者,保民者也。宵旰勤劳,犹虑德泽未遍,肯令斯民失所耶?英语曰:君主不为恶事。其深得此旨也夫。

以上乃就君主立宪国而言,非所论于民主国也。若夫民主国之大统领,诚为真正之机关,不惟宪法上无不可侵之特权,而对于国民且有种种之责任。如法国宪法第五条“共和国大统领对于法兰西人民当负责任”。又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三项“大统领有重罪之时,宜受弹劾,宣明其罪而黜其位”是也。盖大统领数年一易,变更频仍,非如君主国权主体之郑重。此君主立宪国之君主与民主立宪国大统领所以有不同之点也。

第四节、尊荣权

天子尊荣极矣。居于九重之上,而受四方万国之来朝,群臣引见则跪拜惶恐。君后诞日,则普天同庆,他如组织宫禁以别等级,置守卫仪仗以示威严。崇特别之称谓,佩特别之冠裳,历代所同也。以君丧为国丧,人民素服尽哀,筑隧道、起皇陵,君主而外孰得拟此。要之,君主之尊荣者,公法上应享之权利也。故虽列国之程度稍有不同,而要为君主特有,则一而已矣。

第五节、财产权

古者皇室财产与国有财产两相混同,近世立宪国则不然。就皇室经费而论,如何规定多载在宪法。据英国宪法,规定皇室经费在西历千六百八十七年。并有尔后新王登极,重为改定之语。普鲁士则定为每年二百五十万弗。意大利则宪法第十八条有云“王家经费平均前十年者以定其额”。日本则规定于宪法第六十六条云“皇室经费依现在定额,每年自国库支出。除将来增额外,不必帝国议会协赞”。我国宪法大纲亦有“皇室经费由君主自定,议会不得议及”之条。再由皇室财产观之,有规定于宪法者,有未规定于宪法者。规定于宪法者如意大利宪法第十九条“国王名义所有之物为其财产。又云国王私有之财产不循民法所设财产遗赠之定分,生存中得随意赠遗,又可以遗嘱赠遗。而其他之财产,则应循一般之法律”。又葡萄牙宪法第八十三条“现今国王所有宫殿并土地永属今王之承继者”。又俄罗斯宪法第二十条“属于皇帝之所有者称为御料,其关于赠与或分割,及不能让与之财产,皆由皇帝之诏敕及命令定之。凡御料及其他之财产,不担负一切租税”。其未规定于宪法者,如普,如墺,如比,如日本是也。然日本虽未规定于宪法,而有世传御产之习惯。凡土地物件,有编入于世传财产时,须咨询于枢密顾问,以敕书定之,且由宫内大臣之报告。要之,皇室经费者,公法上之权利也。世传御产者,私法上之权利也。其间性质自异,原不关系于宪法规定之或有或无耳。 iC1bIu32MNzGivykDD+ZlkPYALUFNXcgI6WZ1STV6g2eot1tZnqt4BJQPuVtjig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