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感受自杀之痛

在继续讨论自杀和自杀企图的风险因素前,感受一下自杀之痛是有帮助的。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失去了所爱之人的人们给我寄来过不少逝者的遗书,包括便条或者日记,这些经常是写于死前不久。这于我是巨大的荣幸,同时也是天大的责任。家庭成员希望这些私人文字能提供一扇窗户,好让我从中窥见,他们的子女或伴侣在结束自己生命前最后时刻的想法。有时候确实如此,这些文字非常清楚,充满细节;其他时候,它们并非如此,不过是列明了一系列像遗嘱的指示。同时,独立检视这些文字时,很难提取出任何一例自杀背后的复杂动机。但这些遗书大多是强有力的文件,传递了自杀的痛苦,以及经常出现在决定结束生命前的挫败感。 1

下面是我几年前收到的一份遗书,是一个叫杰米的中年男子写的。遗书表达了他的失败感和他那种非黑即白的极端想法,而两者通常都是处于自杀状态的标志:

当你读到这个的时候,表明我已经活够了,我已经死了。你能看到我的生活像狗屎一样。我想不起最近有任何一天是顺利的,以及有任何人是真正关心我的。我是个失败者,什么事都做不对。我没有用。我被困住了。和[女朋友的名字]在一起时,我是真的开心,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和她在一起,可我就是一坨屎,我还是失败了。她想要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满足她。

很难不和杰米共情。我们都经历过一段恋爱关系破裂造成的痛苦,我们都曾在某些时候感到自己没用,是个失败者。显然,我们对杰米的过去、背景、心理健康,或者他生活中还发生了什么,都一无所知。想明白他经历的痛苦为何如此强烈,让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值得过了,这是很难的。在他用到的“被困住”的表述中,也许有一个线索。正如我会在整本书中探讨的,我相信被无法忍受的痛苦困住是理解自杀的关键,因为我认为它是所有自杀路径的共同核心。

杰米的感情失败也凸显了一件事,我有时候称之为自杀的“日常性”(everydayness)。我不是想要贬低自杀的驱动力。这个说法,是指让某人有自杀倾向的东西通常是每天发生的事情:日常的失败、日常的危机和日常的失去。人们通常认为自杀是不同寻常的,是发生在他人身上,而非自己身上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一些人来说,自杀是因为受到了霸凌,因为离婚,因为丢了工作;对有些人来说,则是因为失去了亲人,因为破产,因为感到羞耻,遭到了歧视,失去了救济或者生了病。它和我们如何应对造成压力的事件和情况有关,同时也关乎我们出生时拿到的那第一手牌。但重要的是,要记住自杀从来不是难以避免的。直到最后一刻,它都是可以预防的。

同样太过常见的是,当我和别人聊起自杀,特别是和那些没有直接经验的人聊自杀的时候,他们显然认为,自杀的人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他们仿佛相信只有特定的一种人才会自杀,而他们不是那种人——他们相信,因为某些原因,自己对自杀免疫。但他们没有免疫。我当然明白这种“他者化”,有意地同自杀拉开距离,也许有助于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受到保护的。但事实上这个观点并不正确,只会助长羞耻。自杀能影响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并没有针对自杀的疫苗。的确有一些群体相比别人自杀风险更高,但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自杀既会影响女性,也会影响男性;既会影响年轻人,也会影响老年人;对黑人、白人、已婚人士和单身人士都一视同仁。 2

从研究自杀的初期开始,我就一直对遗书充满了兴趣,因为尽管它们有局限,但仍为自杀的极端疼痛提供了独特视角。当我二十多岁刚开始博士研究,对自杀尚没有直接经验的时候,它们的确帮我理解了有自杀倾向而无法看到别的选项时是什么感觉。它们是极其私人的文件。在我读过的最早一批遗书中,有一封来自一个十六岁的男孩,他在距离自家不远的地方结束了生命。他的行为似乎是冲动的。他死前一直在喝酒,和妈妈吵了架,因为学校当天早些时候给她打了电话,说他和班里的某个同学打了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母亲和他对质,导致了一场非常激烈的争吵,然后他冲出了家门。当晚他没有回家,她出门去找他但没能找到。悲剧的是,几小时后警方找到了他,而他已经去世了。

阅读验尸官的调查档案时,我了解了这个男孩短暂的一生,了解了他充满创伤的童年、他面对毒品和酒精的挣扎,感觉我仿佛认识了他。那个夏天,在贝尔法斯特,我把全部时间花在了查看所有疑似自杀死亡的调查档案上,努力想找出这些自杀中的规律。看了这男孩的档案,让我想到他和我最小的弟弟差不多一样大,想到生命有多不公平,一股悲伤席卷了我。在贝尔法斯特壮观的法庭里,我坐在桌前,坐在验尸官的办公室里,翻阅着他妈妈、他的全科医生和他的社工的证词。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快看到档案的最后了,看到他的照片及遗书被一枚回形针别在一起的时候,我深深震惊了——那枚回形针是那么冰冷。男孩的遗书很短,但很直接。遗书以歪歪扭扭的笔迹淡淡地写道,他知道她(他的妈妈)会永远生他的气。一个人看不到情况会有转机时的状态,被称作隧道视觉(tunnel vision),这样的时刻在自杀遗书中,以及在关于自杀倾向更常见的交流中非常普遍。就是那句话。他存在的全部意义缩减到了那一句话上。那晚回到家后,我哭了。

对那封遗书的研究是我为自己的博士项目,而进行的一个关于自杀遗书更大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3 相较整个项目,那是个小研究,我通过分析这份自杀遗书,来对自杀个体进行心理侧写,包括对人们写下的不同主题内容进行编码。研究的预期是,如果能有更多细致的侧写,我们就能更好地鉴定出有自杀风险的人。尽管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分析,但其核心发现在今天依然有助于理解自杀。超过90%的遗书中,死去的人谈到了自己无法忍受的精神痛苦,以及他们对一种紧急且永恒的解决方式的渴望。其中一封遗书是一个叫戴夫的人写的,恰恰传递出了这种痛苦的强烈,还有想要消除这种痛苦的紧急:

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受够了。

活着太痛苦了,没有我你会更好。

我的头要炸了,我想要它停摆。

我有过太多痛苦了。我实在是抱歉。我做不了。

我爱你,自杀和你无关。

戴夫去世时二十岁出头。和绝大部分自杀死亡的人一样,在死前的一年里,他没有接触过心理健康服务。 4 实际上,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心理健康服务。尽管他在死前喝了酒,但并没有醉到那种程度。他有过一个长期女友,但这段关系在之前几个月里已经淡了。他最近还失去了很亲近的祖母,后者死于一场中风。去世前的几周,他的父母把他的情绪低落归咎于失去亲人上,同时也认为他因即将到来的大学考试感到紧张。尽管他告诉过他们自己睡得不是很好,但他们不知道他有恋爱方面的问题。

识别戴夫遗言的关键在于,他没有说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自杀通常不意味着寻死的欲望,而在于想结束无法忍受的精神痛苦。戴夫在精神上筋疲力尽了。失去祖母的痛苦、恋爱方面的问题和对考试的担忧,这些因他的睡眠困难而雪上加霜。优质的睡眠对于健康的生活至关重要。 5 糟糕的睡眠让清晰思考、应对生活障碍、看见不同的选择、从多个角度看事情以及管理情绪都变得困难得多。

我们永远不应该忽视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正如戴夫的故事所强调的,睡眠紊乱是公认和自杀念头及行为有关的风险因素。举个例子,在一项由玛丽·海辛(Mari Hysing)和伯厄·西韦特森主导的,对挪威一万名未成年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睡眠和自我伤害之间的一种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6

睡眠问题越多,自我伤害的频率越高。最近几年,已经发表了大量睡眠紊乱和所有种类自杀行为之间关系的综述。 7 它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睡眠紊乱和自杀及自我伤害风险有关,因为它会导致精神障碍和冲动,也会影响决策和情绪管理。

在压力和精神痛苦的驱使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消极思想的破坏性恶性循环中。

对某些人来说,这些循环会不断升级,直到自杀似乎成了一种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是终极解决方式。现代自杀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埃德温·施耐德曼(Edwin Shneidman)说过,自杀被当作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这些问题通常是临时性的。 8 他非常正确,戴夫的故事显然就是符合这个描述的典型例子。在说“我的头要炸了,我想要它停摆。我有过太多痛苦了”时,戴夫清楚地表达出了他的痛苦那让人崩溃的本质。所以如果我们试着理解是什么导致了某人自杀,我们应该想想他的痛苦——对很多人来说,这种痛苦也许是隐藏的。

在无法看到痛苦的终点时,在感觉被困住没有出路时,人们会尝试自杀或者结束自己的生命。 9 和生理疼痛一样,我们所能承受的精神痛苦也是有限的,一旦到了极限,我们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悲伤的是,对太多人来说,他们放弃的是生命。戴夫的话,“没有我你会更好”也很能说明问题。很多有自杀倾向的人认为自己是别人的负担,如果杀了自己,那所爱之人会过得更好。所以,与把自杀视作一种自私的行为相矛盾的是,这个被痛苦吞噬的人脑中所思所想可能刚好相反:他们觉得自己是在帮所爱之人的忙。

不久前我去伦敦做了一次演讲之后,一位失去了女儿的母亲寄给我她女儿简的遗书,希望对我的研究有所帮助。简去世时三十四岁。这又是一份让人不忍卒读的遗书。和戴夫、杰米一样,简在她的遗书中的一段里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但这一次她的精神痛苦是伴随着身体疼痛的。她写道:

……我受够了这些痛苦,我再也无法继续活下去了。我最近从活着中获得的唯一乐趣就是遛本尼(宠物狗),而现在我的身体过于疼痛,我连那个都没法做了。已经没有我能够做的事了。我只需要从这些痛苦中解脱,我实在想不到任何别的办法了。我的生活太没有意义,太空虚了。

当简说“我受够了这些痛苦”,并在后面补充说“我只需要从这些痛苦中解脱”时,她的痛苦之深是不言而喻的。她的感受十分契合我们一项研究的结果,这项研究由凯特琳娜·卡瓦利多(Katerina Kavalidou)主导,研究发现生理疼痛和精神痛苦都和自杀念头有关。 10 当表示面对痛苦自己毫无办法时,简的彻底无助感显而易见。类似地,她也表示无法看见一个没有痛苦的未来。她的隧道视觉和将自杀视作“我实在想不到任何别的办法了”都仿佛是自杀心理的“名片”。渗透在三份遗书字里行间的共同主题是被困:杰米、戴夫和简都被痛苦困住了,他们的死亡是被想要摆脱“被困”这一吞噬一切的愿望所驱动的。在这些案例中,你会看到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自杀和被困是不可分割的。我会在第六章里聊更多关于被困的内容(见第78页)。

我还被简的最后一句话震惊到了。对我来说,那是一句对我们所有人的号召。我们都有职责、有责任,作为社会整体来尽我们所能,让身边的人不会感到这样的空虚和无意义,不会感到如此脱节,以致将自杀当作获得自由的唯一方式。

社会联结的重要性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曾把自杀数据定义为社会“病症”的指标。 11 尽管我不会用病症这个说法,但我认为这些社会科学家说到了点子上。自杀是对社会的严厉声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那么多人同杰米、戴夫和简一样,除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看不到别的出路,这是无法接受的。他们的死亡往往是被加了速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被重视,没有价值。我是在2020年世界自杀预防日(WSPD)写下的这个部分,这一天,会对每一年关于全球提升对自杀及自杀预防的认知,以及研究者所付出的努力进行一个总结。在国际自杀预防协会(IASP)的支持下,世界自杀预防日定在了每年的9月10日,定期提醒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拥有怎样的规模。哪怕我是世界自杀预防日的坚定支持者,我们也必须记住它只是一年中的一天,而自杀预防的努力是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周七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以及年复一年付出的。

回到被重视和有价值这一点上,2020年世界自杀预防日的主题是“携手防止自杀”,作为当天活动中的一项,国际自杀预防协会拍摄了一部名为《更近一步》( Step Closer )的短片。 12 短片发人深思,道明了人际联结的重要性。它的信息很简单:鼓励我们所有人都更近一步,建立联结;意识到通过和他人建立联结,或者重新建立联结,我们能够拯救生命。

短片的开篇就点明了我们都能在预防自杀中起到作用。它用一个简单动作蕴含的力量表达出了这一点——微笑。在灰暗的背景中,旁白以富于同情心的声音庄重地说道:

一个小小的微笑对你我不算什么……

但对一个想着自杀的人……

它可以是迈向生存的第一步。

这个观点是如此准确。微笑是极其有力的。它是对我们真实存在的承认,承认我们受到了其他人的充分重视,承认我们值得一个微笑。你也许很难想象微笑或者其他有关人性、同情、温暖或者友善的微小行动是强有力的,但它们的确如此,对那些被压垮的、感觉自己没有价值并对周围人造成了负担的人尤其如此。它们能拯救生命,就是字面意思上的拯救生命。当然,自杀预防所需的比一个微笑要多得多,但我这里的意思是社会联结是拯救生命的积木之一。

今年之前,我的一个朋友瑞恩的确陷入挣扎——很多年来,他时不时就会产生自杀念头。然而,当这些念头受到一起个人危机的刺激,在某个下午再度沉渣泛起时,所有事情都让他不堪重负,他脑袋里的弦就那么崩断了。他被无法承受的自我厌弃席卷,“半下决心”要一了百了。所以瑞恩离开了所居的公寓,想要从脑子里摒弃与任何人的个人联结,试图想出接下来要做什么,要不要结束这一切。尽管他一开始不确定,但他明白自己再也不会回来了。他处在混乱中,感受着生与死的矛盾拉扯。他晃荡着走过了一个公园,不确定要去哪里。他迷失在纷繁的思绪中,思考着最糟糕的情况。面对吞噬了他好几周的危机,他感到筋疲力尽,认定活着是那么痛苦和不真实。但随后,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瑞恩转过了一个街角,几乎就撞进了一个熟人的怀中。那是个他只打过招呼的人,他们之前从来没有好好聊过天,但他们每天上班通勤时都习惯穿过这个公园。随着他们靠近彼此,她微微一笑,之后,随着她更近一步,她的微笑消失了,被看起来像是担忧的表情取代了。

“嗨,抱歉,你还好吗?”他们交会时她问道。

太出乎意料了。瑞恩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他匆匆嘟囔道:“嗯,我很好,谢谢。”然后他迅速走开了。

尽管他们只是几句对话,但瑞恩把这次相遇记得非常清楚。她的微笑,她脸上的担忧,她语气里的温暖——都在短短几个词和几个动作里传递了过来。这让他停了下来,开始思考:“天哪,她好像真在担心我。”在感到特别脆弱的那一刻,他暂时不想着自杀了。这件事给了他反思的理由,于是他在回家后给一个好友发了消息,说他面临着危机,而这个朋友鼓励他去看自己的全科医生。正如我会在第三部分中讨论的,任何打断自杀念头的东西都会给人重新思考生死抉择的机会。

对瑞恩来说,这次相遇是阴影中的一点光亮。它帮他意识到生活也许终究是值得一过的,也意识到他的确是重要的。微笑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除了微笑需要动用比皱眉更少的肌肉这一事实外,也请试着记住它是能够拯救生命的。 4LqxJ9ME1TBZ1cwaAmX8IRnzWV9b0WzOZfocPK9+UPuYKqxNmskO1KctTMIAGa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