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完成这一中心任务,就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生产力实践。新质生产力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趋势中应运而生的,是新时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结晶、政策宣示和理论升华,更是中国矢志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理论引导。
从“新”来看,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算力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新的公共基础能源,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工具。通过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质”来看,生产力的跃迁与质变,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路径,对产业体系进行系统化重塑的过程。当前,我国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链条更加健全,网络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更多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跃升。
新质生产力顾名思义就是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其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的能级跃迁。创新驱动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就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新经济变革,以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13%;提到的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我国的未来产业目前还处于创新发展中。数字经济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加装“数字引擎”成为“必修课”,我国各地已建成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超过8000个,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进化,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活力涌动。带动这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也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新动能。
本书紧扣当前热点,详细阐述了数据要素、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展与实践,并对数字经济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本书适合信息通信、互联网、电子软件等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对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由于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发展及其在相关领域内的实践尚处于积极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向广大读者传递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的基本知识、树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希望新质生产力这颗小小的“种子”种在每个人的心中,让大家成为践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育苗人”,让新质生产力开出创新实践之“花”,结出高质量发展之“果”。因认知水平与研究能力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作者
202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