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四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必须加快释放创新动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3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证明,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实力。本书的作者赵俊湦先生长期在信息通信领域工作,对于数字经济、算力、元宇宙等都有独到的见解。这次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从不同层面深入解读新质生产力,不仅对新质生产力从概念到逻辑形成进行了全面梳理,更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应用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与观点。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产业界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抓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希望更多的青年学者,不仅要加强基础研究,更要将研究成果化,深刻洞察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努力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常务副主席、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
张景安
2024年1月 K5Y/+PHVPg44bzUn6D1V11C+OxMKKHcc0YT9Q8R55smETexgdT00gc7ujeP79FS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