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上千家企业进行股权培训、咨询、辅导的实操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碰撞、总结与提炼,我们把创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归纳为最重要的三要素:人力、资金、资源。
1.第一要素:人力——团队
一个有凝聚力、执行力、核心竞争力的创始团队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老师说:“合伙人的重要性超过了商业模式和行业选择,比你是否处于风口上更重要。”
这句话也是很多早期投资人的心声,早期投资人投的就是团队。没有强有力的团队,再好的商业模式也只能停留在商业计划书里。
2.第二要素:资金——企业的血液
资金对一个企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企业发展的早期,缺乏资金会拖慢企业成长的步伐,甚至让竞争对手抢占先机。对于无法维系的初创公司或是突然之间崩塌了的商业帝国,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资金流的断裂。企业缺少资金相当于人的身体出现造血功能障碍,在没有新的“血液”输入的情况下,企业的生命无疑会走向尽头。
3.第三要素:资源——助力企业的加速器
企业在发展的各阶段,都需要资源的助力,如供应链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人脉资源等。而部分资源又是企业花钱也买不到的,链接这些资源并为企业所用,这无疑将大大地促使企业快速成长。
那么,如何深度用股权连接这重要的三大要素?我们认为可以把股权按照功能予以区分,为了连接上面的三个要素,可以把股权分为人力股、资金股、资源股,并对这些股权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制定分配规则。
1.人力股
股权架构设计中的核心,一般分配对象为创始团队、核心员工两个层面。将人力资本的贡献作为评估标准,谁贡献大,谁就分得多。
人力股占比的通常区间为30%—80%,具体视商业模式、资金需求、团队成员而定。一般而言,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人力资本竞争激烈的诸如高科技、互联网行业人力股占的比重较大;而资金密集、资本密集的行业,人力资本所占比重较小。
2.资金股
资金股以出资论,这非常好理解,谁出资多,谁就占股多。实际上,资金也区分来源,不同来源的资金所占的比重也会有所区别。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内部资金股和外部资金股。
内部资金股一般吸收的是创始团队、核心被激励对象的资金;而外部资金股吸收的则是外部投资人的资金。创始团队、被激励对象、外部投资人投入同样的钱,可能所占的比重不一样。这主要也依据于除了钱之外,对企业的贡献大小。创始团队通常以原始价格出资、入股;到了核心员工通常按照一个优惠的内部估值,由员工选择认购。外部投资人就是参考商业的逻辑,根据企业的各项重要财务、商业指标对企业进行估值后投资入股。外部投资人第一轮的投资也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不超过30%。
3.资源股
资源股虽然重要,但资源股里的“坑”是最多的。很多资源还未经兑现,但资源承诺人已经把股权拿走了,这也成为不少企业创始人说不出的痛。
因此,资源股评估的规则就是兑现了多少价值,就兑现多少股权。哪怕说出来的资源再好,没有对公司产生任何价值,也没有实际意义。我们也建议资源股本着权责对等、激励与约束对等的原则,前期可不登记为实股,同时关于解锁、行权等规则也应当考虑到,具体见表2-1。
表2-1 三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