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第一模块:4层
——自上而下的股权布局与框架

(一)控制层——做到控制权的设计,抑制人性中的“恶”

控制权是企业家、创始人最关心的公司治理问题之一,企业在创始人的苦心经营下即将摘得胜利的果实,却因为没有做好控制权安排从而丧失了主导企业的权利,这是让创始人最痛心疾首的问题。新浪、万科、1号店、汽车之家、雷士照明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曾遇到过类似的困境。

因此,在做企业架构安排时,对控制权的安排是首先应当考虑的。

控制公司除了拥有更高的股权比例,更多的细节藏在对控制层的设计里。控制层关键在于通过“分股不分权”的设计,实现控制权的集中,从而达到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常用的方式包括股权控制,如同股不同权、AB股制度;架构控制,如金字塔架构、有限合伙企业的安排;协议控制,如公司章程的设计、委托投票、一致行动人协议等。

(二)分利层——以利激活人才,吸纳资金、整合资源,激活人性的善

分利层的核心是以股权的未来“利益”为杠杆,激励和吸引人、财、物,做大做强企业。在股权的架构中,公司的投资人、拟激励的高管和员工,以及一些生态链上的紧密合作者都可以在分利层得以体现。关于股权融资、股权激励、生态链股权的一些具体操作,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也会一一为大家拆解。

(三)主体层——资本运作,股权价值倍增,放大利益的吸引力

以上两个层次,我们主要讲了股权的顶层架构。这一层要明确股权主体,进而解决主体公司的合规性,讲好主体公司的商业模式、战略规划,放大股权的市场价值,这是关键。离开了这个关键,股权就失去了价值,杠杆作用就不复存在。

(四)业务层——激活人才,裂变团队,整合人财物,快速做强做大

在顶层架构、主体架构之下的架构,就是底层架构。底层架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业务层,往往是实现业务快速增长、裂变、实现做大做强的通道。主体层通过全资、控股、参股等模式串联起不同的业务、资源、利益主体,形成业务层,完成整体商业模式的闭环。股权安排的方式主要包括:

1.全资模式:主体公司占股100%。

2.控股模式:主体公司占股51%及以上。

3.参股模式:主体公司占股不控股,非第一大股东,常规参股20%—30%。

4.放养模式:主体公司不占股,体外孵化。

本书第五章的生态股权就是业务层的一种创新型的体现形式。 ycoSPlTIe26NJdhIdnB7O1yboAHVD5tT2uuxM++LuTUItOMreAhyP0RL0k9+as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