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 一是合法原则。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慈善法的规定进行。除慈善法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及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和地方及有关部门出台的法规规章也对开展慈善活动作出了规定,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守这些规定。

二是自愿原则。开展慈善活动涉及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多方参与人,各方当事人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确定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实践中有的单位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为了完成捐款任务,直接从职工的工资中扣除相关的捐款,该做法违背了慈善活动应当遵循自愿的原则。为充分保障慈善活动的自愿性,慈善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

三是诚信原则。诚信原则要求捐赠人履行捐赠承诺;要求慈善组织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等;同时有关慈善活动参与者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信息公开义务,以增加慈善行业的公信力,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

四是非营利原则。非营利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不能以营利为目的。但是,非营利并不意味着慈善组织不能参与任何的营利性活动,而是要求慈善组织通过经营取得的收入和利润必须用于慈善事业,不得在其发起人、成员中分配,以保证慈善组织的慈善宗旨不会改变。“非营利”是慈善组织的最本质特征,也是慈善活动与其他民事活动的关键区别所在。

五是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可、遵循的道德准则。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开展慈善活动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慈善活动参与者在按照其主观意愿自愿开展慈善活动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该禁止性规定。 QO99In0K+7HNUF76I0sjMfGlMLMmx9QJB2uVjRHnB4jUPxK1oAF7mCLdpErHxYJ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