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2 慈善捐赠是否必须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捐赠人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向慈善组织赠与财产,可以与慈善组织签订书面捐赠协议,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但是,如果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捐赠人一般情况下选择通过汇款、转账等方式直接向慈善组织进行捐赠,并不与慈善组织签订书面捐赠协议。但有时,捐赠人出于多方面考虑,会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此时,慈善组织应当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与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慈善法规定的签订书面捐赠协议以捐赠人为核心,一旦捐赠人提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慈善组织必须与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这是慈善组织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也规定,捐赠人可以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订立捐赠协议。签订书面捐赠协议,便于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减少产生纠纷的可能,有利于督促各方认真对待协议内容、严格按照协议内容履行义务。

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1)捐赠财产的种类。慈善法规定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2)捐赠财产的数量。捐赠人实际捐赠的财产应当符合捐赠协议约定的数量。(3)捐赠财产的质量。同种类的产品,质量千差万别,价值大相径庭,为避免出现误解,有必要在捐赠协议中明确约定财产质量。即使没有约定财产质量,捐赠人也应当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标准。慈善法也明确规定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4)捐赠财产的用途,包括财产的受益人、使用方式或使用目的等方面的内容。如果捐赠人在协议中对此有明确要求,慈善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5)捐赠财产的交付时间。捐赠财产,特别是针对特定事项,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捐赠财产,需要尽快交付相关财产,否则不利于捐赠目的的实现。除了上述内容,当事人还可以依法在捐赠协议里约定其他相关内容。 V117PcHLKmiSrbNY4splge4OHqriEDtfjOjtv2c2lqfLUkVekjEMAdeTmzW6zM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