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根据慈善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一)货币。货币是传统的捐赠财产的形式,包括纸币、硬币、储蓄存款等。货币的捐赠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的现场付款、邮政汇款、银行转账、提供金融票据,现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式。
(二)实物和房屋等。实物捐赠是一种常见的捐赠形式。这里的实物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可见的、有价值的物品,属于有形财产的形式。实践中,常见捐赠有汽车、药品、电器、电子产品、衣物等实物。近年来,也出现了捐赠房屋等不动产的形式,房屋捐赠涉及房屋所有权变更,需要依法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另外,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也开始出现以字画、古玩向慈善组织进行捐赠的现象。对于字画或者古玩捐赠,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进行变卖或拍卖,将所得价款用于慈善事业。
(三)有价证券和股权。有价证券和股权是近年来新兴的捐赠财产的形式。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用于证明持有人或该证券指定的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拥有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有价证券按其所表明的财产权利的不同性质,可分为三类:商品证券、货币证券及资本证券。
1.商品证券。商品证券是证明持券人有商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凭证,取得这种证券就等于取得这种商品的所有权,持券者对这种证券所代表的商品所有权受法律保护。属于商品证券的有提货单、运货单、仓库栈单等。
2.货币证券。货币证券是指本身能使持券人或第三者取得货币索取权的有价证券,货币证券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商业证券,主要包括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另一类是银行证券,主要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3.资本证券。资本证券是指由金融投资或与金融投资有直接联系的活动产生的证券。持券人对发行人有一定的收入请求权,它包括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种如基金证券、可转换证券等。股票是资本证券最常见的形式。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利。慈善股权捐赠,是指持有股权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将自己持有的股权,捐赠给慈善事业,通过股权变现或者分红用于慈善目的的行为。
(四)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因此,以知识产权进行慈善捐赠也是慈善法所鼓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