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什么是慈善活动?

答: 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哪些活动属于慈善活动,慈善法列举了以下具体内容:

(一)扶贫、济困。即扶持贫穷的人、接济困难的人,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即扶助老人、救助孤儿、体恤救济病人、帮助残疾人、优待抚恤对象。“优抚”是指对优抚对象的抚恤优待,根据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统称为优抚对象。这类人群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在享受国家有关待遇的同时,也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帮助。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会在短期内使较多人的生存生活受到较大损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对此进行救助和支持。实践中,慈善力量作为政府救助力量的有益补充,发挥了重要作用。慈善法对应急慈善活动专门作了规定。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慈善活动也不应只局限于对生活困顿的帮助,而应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需求,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等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条件、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加卫生的生活环境等,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更加均衡、更高质量地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只是政府的职责,还需要每个人共同参与,发挥社会的力量,因此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所开展的公益活动也纳入慈善活动的范围。

(六)符合慈善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的范围很广,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多其他的公益活动成为慈善活动。为避免列举不全,采用了兜底表述方式。 QO99In0K+7HNUF76I0sjMfGlMLMmx9QJB2uVjRHnB4jUPxK1oAF7mCLdpErHxYJ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