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6 什么是慈善捐赠?

答: 一方面,慈善捐赠是基于慈善目的实施的赠与行为。一般而言,为了人道主义救助,为了帮助那些在经济或者生活上陷入困境、凭自己的能力难以脱困、急需社会提供帮助的个人,或者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都属于基于慈善目的。慈善法对慈善目的未作出界定,但根据慈善法第三条的规定,下列公益活动都属于符合慈善目的的活动:(1)扶贫、济困;(2)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3)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4)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5)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6)符合慈善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基于开展上述活动的需要所实施的赠与属于基于慈善目的的慈善捐赠。

另一方面,慈善捐赠是自愿、无偿的捐赠行为。自愿和无偿是慈善捐赠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具有自愿性和无偿性的,也就不能称其为慈善捐赠。(一)慈善捐赠应当是自愿的。慈善捐赠应当是捐赠人自主、自愿的行为,捐赠人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慈善捐赠、捐赠什么、捐赠多少、捐赠方式、捐赠期限、向哪个慈善组织或者受益人进行慈善捐赠等。另外,慈善捐赠是捐赠人和受赠人双方的自愿行为,既不能强行摊派,也不能强迫受赠,捐赠程序应当体现慈善捐赠人和受赠人双方的意愿。(二)慈善捐赠应当是无偿的。从民事行为上看,慈善捐赠也是一种赠与行为。因此,慈善捐赠必然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捐赠人将自己的财产给付受赠人,受赠人取得捐赠财产,无须向捐赠人支付相应的代价。实际中,有的企业对一些社会团体或活动进行赞助,如世界许多知名企业都对奥运会予以赞助,这种赞助实际上是一种商业推广行为。商业赞助并不是无偿的,不属于慈善捐赠的范围。另外,实践中,有些企业单位在进行慈善捐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收受受赠人回扣的现象。这也违背了慈善捐赠的无偿性,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QO99In0K+7HNUF76I0sjMfGlMLMmx9QJB2uVjRHnB4jUPxK1oAF7mCLdpErHxYJ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