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实操技巧

规章制度除保证条文合理合法、程序完备有效外,还需要做到执行顺畅,权责一致。

(一)注意可操作性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结合自身情况,切忌“大而空”,要“量体裁衣”,确保可操作性。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意对“严重违纪”“重大损害”“严重失职”等《劳动合同法》中较为宽泛的概念进行细化和量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身的用工自主权利,比如“因个人过错造成单位损失人民币20000元以上”定义成重大损失;“因个人原因一个月迟到8次及以上”认定为严重违纪等。

(二)及时更新修订

很多用人单位制定了规章制度之后就将其“束之高阁”,依然在沿用十几年前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虽然可能很全面、很完善,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用人单位发展的需要。另外,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更新频繁,不及时修订规章制度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反而会妨碍正常的劳动关系,产生劳动争议。规章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及时评估,根据劳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用人单位发展的新要求作出修订。

(三)统一执行标准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领导干部或普通劳动者都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谁违背了规章制度,谁就应该受到制度的处罚。如果一味地任人唯亲、一团和气、放低处罚标准,则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甚至会有负面影响。

(四)完善考核评价

用人单位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并有效执行的同时,还需要对规章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但能使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平、合理的执行,也能提高全体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修订和补充。用人单位针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考核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评价,还要对结果进行横纵对比、合理评价。

【专题四】规章制度中违纪惩戒条款的设置

规章制度中的违纪惩戒条款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降薪、降岗直至解除劳动关系),如约定不当在执行的过程中极易引起劳动争议纠纷。用人单位在设置违纪惩戒条款时应当注意:

第一,惩戒条款需根据违纪严重程度做区分,明确不同的惩戒档次,例如可分为“一般违纪”和“严重违纪”两种档次,不同档次可规定不同处分。一般违纪的,可适用“扣发当月奖金”“下调绩效考核等级(不高于合格)”“降职”“免职”“一年内不调薪”等处分(择一或合并适用);严重违纪的,适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处分。

第二,惩戒条款设置要遵循“避免重复”“合理且可量化”以及“全面覆盖”三个原则。“避免重复”是指同一违纪行为不要重复约定,避免约定不一致造成适用不明,产生劳动争议;“合理且可量化”是指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注意对“严重违纪”“重大损害”“严重失职”等《劳动合同法》中较为宽泛的概念进行细化和量化,用人单位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现自身的用工自主权,对主观、模糊的表述设定量化标准,避免惩戒条款约定后无法执行;“全面覆盖”是指用人单位应结合自身经营生产特点和需求,对易产生违纪行为的方面进行尽量全面的约定,避免违纪行为出现但未约定惩戒,而导致无法惩戒的情形出现。

现以影院行业的用人单位为例,对惩戒条款进行如下设置,供读者参考:

表11 惩戒条款拟定示例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o/iTWw8U3JUzQEz8XFRPl5KQPOUhpyBAZ9QW9OAyjWfBD4rPobUrq89Hf2WrwEK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