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史记》老三篇

《史记》是经典。

这部经典,我们多少都读过一些,至少听过一些。首先请问读者朋友们一个问题:在你读过、听过的《史记》中,哪些篇章留下了深刻印象?

萝卜青菜,人各有爱,答复怕是各不相同。就自己的喜好而言,我的回答是:“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和“乌江自刎”。

在《史记》的历史叙事中,“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和“乌江自刎”是三篇名文,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把它们称为“《史记》老三篇”。

这三篇名文,语言精美,文气壮烈,情节精彩曲折宛若戏剧上演,叙事栩栩如生宛若亲临其景,千百年来,已经成为文学欣赏和艺术创作的永恒题材。

古往今来,关于荆轲刺秦王的文学戏剧和影视作品,可以说是不计其数。前些年有陈凯歌导演的《荆轲刺秦王》(1999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2002年),新近有莫言编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制作的话剧《我们的荆轲》(2011年)。

当然,这些都是艺术作品,洋溢着文学的想象和创造。艺术家们借荆轲刺秦王这只传承千年的旧器,装自家酿造的新酒,浇自己心中的块垒,也吸引公众的眼球。

不过,《史记》是史书,作者司马迁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的使命是求真,真实是历史学的根本。多年以来,不少中外的历史学家不断地质疑这三篇名文的真实性。

历史学在科学和艺术之间,是有科学基础的人文学科。历史研究和历史叙事,是承载历史学的两大车轮。历史研究,特别是其中的历史考证,与侦探破案类似,都是基于形式逻辑的推理,也与理工学科相通。历史叙事,追求真与美的结合,是非虚构的纪实文学,处处与艺术相通。至于历史假设,植根于广阔的想象力,与科学幻想相近,更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新事物。

在这本书中,我想从历史考证的视角,解读《史记》中“荆轲刺秦王”的真伪虚实,与读者朋友一道,做一番历史侦探破案的尝试。同时,我想将“荆轲刺秦王”中的多位历史人物、涉及的种种历史事件抽取出来,补充新的素材,与读者朋友一道,重新描绘一幅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我还想对新绘的画卷做打破常规的延伸,延伸到想象的领域,与读者朋友一道,做一番宛若科幻世界的神游,尝试一下历史假设的可能。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多是笔者从历史研究中得到的新知识、新看法、新见解。从形式上看,它又与本书的姊妹篇《秦谜》的疑案侦破不同。这种形式,笔者至今尚无法概括出一种说法,为自己留下了未完成的课题,也给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们留下了探讨的余地。

人生在世,处处受制于环境,思想的放飞也许是唯一的自由。希望历史考证(侦探)、历史叙事(文学)和历史假设(科幻)的尝试,能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追求。

也希望这本小书,能够为不同层面的读者喜欢。 2/QKIazVIuA9e3NncCHq/zAKSQ9eMN2WCicqudz2TZU8CAHKc1HPJySNvZ090O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