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章:
星尘的另一种可能

很多年后,熟练操作着全息摄影设备的李晓昱博士,会不由得回忆起自己读初二的那个傍晚。妈妈把收破烂的麻袋从平板车后面推下来,她赶紧过去解开,希望能翻到一些“宝贝”,最好是武侠或言情小说。可惜这次好像是某个电视台清理出来的旧物,都是一堆堆没人看的东西。她倒腾着,抽出一大摞方格稿纸。稿纸已经十分陈旧,发黄发脆,但是蓝黑色的钢笔字还很清晰。只见标题写着“硅基生命简史——宇宙的晶体子民”,另起一行的副标题是“一部关于硅基文明的自然史纪录片”。标题旁有个红色字迹批注,笔锋锐利:荒诞不经,拟退稿!

原来是一个投给电视台的纪录片脚本,结果被毙了。晓昱撇撇嘴,心想难怪进了废纸堆。她随意翻了几页,里面全是“硅烷”、“硫桥”、“熔岩行星”、“红矮星”之类的词,夹杂着复杂的化学式和天体物理描述。十四岁的她很快就理解了那句红色批注——这写的都什么呀!简直不知所云。但那个傍晚,一种爆棚的、近乎贪婪的阅读欲望攫住了她。夕阳的余晖给杂乱的院子镀上一层暖金色,她就那么坐在冰凉的旧纸堆里,膝上摊着那摞发脆的稿纸,一行行地读了下去。一边嫌弃,一边渐渐安静。

起初是晦涩的,像在嚼沙子。但渐渐地,一种奇异的感觉升腾起来。稿纸上那些冰冷的词汇仿佛活了过来,在她眼前编织出完全陌生的世界。她忘记了院子里的嘈杂,忘记了渐凉的晚风。当她终于翻过最后一页,抬起头时,暮色四合,世界仿佛在她眼前旋转、重组,然后……悄然开启了另一扇窗。窗外,不再是熟悉的蓝天绿树,而是浩渺、冰冷,却又充满惊心动魄可能的宇宙深空。

稿纸上那被斥为“荒诞”的标题,此刻在她心中轰鸣。她闭上眼,那个被退稿的“宇宙自然纪录片”的序幕,在她想象的荧幕上悄然拉开。

【画面切入:无垠的宇宙,星云如绚丽的纱幔缓缓旋转。镜头拉近,聚焦于一片弥漫着硅酸盐尘埃的区域,尘埃在恒星光线下闪烁着微弱的、类似石英的光泽。低沉、充满磁性的旁白响起,如同宇宙本身的低语:】

“仰望星空,碳基的生命习惯了以水和有机分子定义‘生命’的边界。我们想象森林、草原、海洋,想象血肉与神经构成的温润世界。然而,宇宙的剧本,从不只有一种写法。”

【镜头急速穿梭,掠过一颗颗炽热的恒星、冰冷的行星。画面最终定格在一颗暗红色的矮星周围,它的光线微弱而持久,照耀着一颗表面覆盖着诡异油状海洋的冰冻星球(土卫六PLUS)。】

“在碳链脆弱、易被撕裂的极端疆域——在红矮星漫长而幽暗的光照下,在熔岩沸腾、岩石蒸腾的炼狱世界,在零下两百度、液态甲烷如铅汞般流淌的冰封星球——星尘,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它放弃了碳的柔韧,拥抱了硅的坚硬;避开了氧化的陷阱,在硫磺的河流中寻找生机;它挣脱了温和水圈的束缚,在高压的熔炉或极寒的溶剂里,雕琢出生命的另一种形态。”

【画面切换:快速剪辑呈现硅基生命可能存在的极端环境——金星浓硫酸云层中漂浮的闪光体、土卫六乙烷湖底缓慢生长的晶体森林、熔岩行星表面在炽热蒸汽中若隐若现的硅骨架生物轮廓。配乐宏大而空灵,带着金属和晶体的冰冷回响。】

“欢迎来到‘硅基纪元’。这里,时间以百万年流淌,一次呼吸可能跨越人类文明的兴衰;这里,能量是流动的血液,地热与星光驱动着晶格中的电流与信息;这里,躯体是自我生长的矿物堡垒,思维在光路与压电震荡中闪烁。”

【一个震撼的特写: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在超高温热液喷口旁缓缓“生长”,内部复杂的硅酸盐结构如同神经网络般点亮、蔓延、重组。旁白声调升高,充满发现的激情:】

“这不是幻想,这是星尘在极端物理化学方程下,求解出的另一个答案!是碳基生命蓝图的镜像,是宇宙物质在追求‘存在’与‘演化’这一永恒命题时,奏响的又一曲壮丽变奏。它们以硅为骨,以硫为血,以金属为神经,在冰与火之歌中,谱写着属于‘晶体子民’的独特史诗。”

【镜头骤然拉远,再次回到浩瀚的星海,无数星辰闪烁。旁白转为深邃而悠远:】

“我们习惯了自己是宇宙中孤独的观察者。然而,就在此刻,在那些我们曾认为死寂的角落,在完全颠覆我们认知的环境里,另一种生命形式,可能正以岩石的坚韧、晶体的精密、能量的纯粹,书写着它们自己的‘简史’。这并非取代,而是宇宙生命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恢弘而冷峻的篇章。”

【画面渐渐淡出,最终定格在稿纸发黄页面上那行被红笔划掉的标题:“硅基生命简史——宇宙的晶体子民”。】

晓昱坐在暮色中的剪影叠印其上,她的眼中映着初现的星光,仿佛真的看到了那扇窗外的景象。 sJ/37IBzibi17Em0eDZP9zED6SCW86cxgqKOI6fERGOVnlgkTiDteDSQ8poP69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