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从每天接收到的不计其数的信息中,提取出有助于建立假设的前期信息呢?这是工作中的一大课题。
铃木先生认为,信息收集工作并不只是把最新信息收集上来,而是把信息有效地应用到工作中去。那么,何谓铃木派的信息术呢?
有效地利用信息就是“对信息进行价值评估”。时刻关注最新的动态信息,把信息收集起来,这么做只能算是得知了一些消息而已。
此外,有些人还会为没能采集到最新信息而备感焦虑,会被信息折磨得焦头烂额,为无法采集到有用的信息而感到沮丧。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否评估出采集到的信息的价值。
这些信息在你的工作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如果不能对其价值做出评估,不能对你下一步的行动造成影响,不能转化为知识,那么这样的信息就不能算作真正的信息。采集到很多信息,却依然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人,其症结在于没能评估出信息的价值。
在评估信息的价值时,首要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说,我在处理以下这个问题时就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在物质过剩、消费饱和的年代,商家要研究的不是经济学而应该是心理学”。
本着这一观点,我们在采集信息时,就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出信息的深层含义,并让自己的一贯主张经过检验而变得更为可靠。
我再重申一遍,你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养成在感到疑惑时就勇于提出“果真如此吗?”、“为什么会这样?”等问题的好习惯。
因为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是互为表里的。
首先,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再用评估出价值的信息强化并修正自己的观点,这是信息泛滥时代的基本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对工作有用的信息呢?即便你去特意收集,怕是也不容易搜集到有用的信息。那么,铃木先生是怎样做的呢?
经常有人问我:“您能想出来那么多好主意,那么您是怎样采集信息的呢?”
与其说我是在有意识地采集信息,不如说这些外界信息是主动地搭上了我头脑中的挂钩。
我在坐车时会收听广播,于是,那些让我留有印象的信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搭在我头脑中的“挂钩”上。我在公司里和同事聊天时,各种信息也会涌入我的大脑,有些信息也会搭在那个挂钩上。
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一些简单的事、某一个人,以及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就我而言,我对娱乐八卦并不感兴趣,即使听到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所以这样的信息吸引不了我的注意力。与工作有关的信息也是同理。你感兴趣的事会化作有效信息自动地搭在你头脑中的挂钩上。有的信息会灵光乍现般给你的工作带来头绪,有的信息则对你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
为了打磨这个挂钩,你不仅要时刻对工作上的问题存有认知,还要具备向新事物发起挑战的意识。当你对工作有高度认知,并热切地向新事物发起挑战时,那些看似寻常无奇的信息才会搭在你的挂钩上,你才能评估出信息的价值,并把它有效地应用到工作中。
那些在7-Eleven便利店里工作的钟点工和兼职者们时刻都在思考着明天该推出哪些畅销商品,制定怎样的营销策略。他们会在上下班途中采集各种信息。比如,他们会把便利店附近的楼房、公寓等建筑工地的日程表当作信息,以此为依据考虑次日的工程项目和可能来店里买午饭的工人的人数。
如果能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中剖析出深层含义,则这些小事也能变成有价值的前期信息。搭在你头脑中挂钩上的有效信息的数量,也是你采集信息能力的证明。
采集信息时还有一个要点,即,有价值的新信息在“外”不在“内”。例如,7-Eleven便利店之所以能出售别人从未出售过的便当和饭团,正是因为经营者把目光投向了店外的世界。
迄今为止从未去过的地方,从不关心的领域,印象中与己无关的世界……如果你走出去,那些有价值的新信息就会搭在你头脑中的挂钩上。
以前,我让伊藤洋华堂的供货商来中国考察,并让他们不通过商社的渠道去自行采购商品。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大家放下和商社的已有联系,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寻找迄今为止从未接触过的有效信息,并向未知的新领域发起挑战。
可见,对现状的充分认知和走出去的意愿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