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的新发展形势

在住房严重供给不足的历史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房地产的需求结构随之发生变化,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住房消费升级和缓解住房资源的结构性不均衡,将成为房地产转型和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一、房地产从增量时代逐步向增存并重、区域分化的阶段发展

住房具有显著的区位特征,总体上属于稀缺的社会资源,但归根结底仍然是用于满足人的居住需求。长期来看,人口数量和结构是影响住房市场规模和需求结构的重要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1‰抽样调查数据 模拟人口与城镇化发展趋势,基于存量住房拆迁、新增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情况,笔者测算得到2021—2035年我国将新增133.62亿平方米住房需求,年均住房需求为8.91亿平方米(见表1.1)。

表1.1 我国住房总需求预测(单位:亿平方米)

与此同时,过去10年常住人口净增加地区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群和高等级城市,未来住房市场区域分化将更加明显。随着新增住房需求的收窄,未来逐渐到了用好增量空间、更多盘活存量、提升居住品质、推动消费升级的时期,衍生出养老、旅游、休闲等多元化细分需求,以及与居住相关的上下游装修设计、智能设备、物业管理等,成为推动我国房地产转型和培养多元业态的新引擎。

二、租购并举和住房消费升级利好规范化、机构化、品质化租赁市场发展

住房消费升级既是居住品质的提升,也是交易形态的多元化,能推动房地产市场从“重购轻租”向“租购并举”转变。在住房“有没有”阶段,早买房、多买房成为众多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在住房“好不好”阶段,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享受包括住房在内的各种不动产的使用权,而使用权交易的主要形态就是租赁。从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通勤、养老、旅居等多元化需求都可以而且更适合通过租赁而非买房的方式解决,租赁市场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有利于不断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效率。

三、存量资产盘活将持续拓宽房地产资产运营和管理空间,推动房地产金融创新

在存量资产比重上升的阶段,依靠每期经营现金流获取长期稳定运营收益对房企日渐重要,此时具备资产管理能力、信誉和品牌认可度的专业管理人,是赢得投资者认可、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重要保障。同时,为提升资产盘活效率,市场需要通过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不动产金融渠道,利用标准化和高频次交易,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资产价格发现机制,形成以稳定运营获取租金为核心的定价逻辑,满足更透明、更灵活的资产盘活需求,推动房地产金融创新。

四、为更好缓解住房资源结构性不均衡问题,需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效率

在高房价、高租金基数上,部分低收入群体通过市场化方式购房或租房的难度不断增加。据易居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房价收入比平均值为9.2,一线城市更高,远超国际上4~6的合理区间;据诸葛找房2019年数据,一线城市租金收入比接近30%。新阶段,补足住房保障的短板更加重要,也是缓解住房资源结构性不均衡、满足低收入群体居住需求的主要方式。未来如何进一步明确保障对象,丰富保障方式,适应相关人群住房需要,都是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效率的关键。

五、未来房地产仍是支柱性产业,但房地产转型将推动我国地方财政和经济金融发展模式的转型

由于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其在各国的宏观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属于支柱性产业。尽管统计口径有差异,在美国等经济体存量房占主体的市场中,房地产出租、代理和经纪以及建筑业中的住宅建筑投资的增加值合计也占到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五大经济体房地产业占GDP比重见图1.7。房地产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至关重要。

过去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我国“土地+基建”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来新增住房需求和开发增量的下滑,必然减少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进而影响过去我国在一定程度上以房地产作为投资“发动机”,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资产价格波动和存量风险的逐步出清,也会改变以不动产作为优质抵押物的金融系统,推动房地产金融体系的优化升级。

图1.7 五大经济体房地产业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泽平宏观。 X0bSLGII9AwZYhS3yjokRkvpz8+XhsEr17GyyztdWx68zQTqWg4jOLTZowfUJyj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