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过投资于企业的股权而参与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活动,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而对于这种经济现象,人们的认识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有限的。国家此类行为的结果之一就是把它投资的企业变成“国有企业”。因此,理解这种经济现象的途径之一,就是研究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构建一个国有企业的“全球图景”(global landscape),即搞清楚全球范围内国有企业的总体情况。不过,这不是唯一的途径。因为国家投资参与的企业只有一部分变成了“国有企业”:在大多数国家,国家仅仅在其中作为非控制性少数股东参与的那些企业,法律上和统计上并不算作国有企业。所以,在研究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并全面覆盖国家在企业层面的其他形式的参与,即一些英文文献中所称的“国家的经济足迹”(footprint)。
最近十多年来,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中广泛存在的事实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注意到国家在企业层面的参与正在强化。因此,很多研究试图从各国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分布入手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若干颇具影响的研究(例如Christiansen, 2011; OECD, 2017; Richmond et al. ,2019;EBRD, 2020)对构建国有企业的全球图景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数据限制,这些研究不可避免地像拼图一样,只揭示了国有企业全球图景的某个局部。有的只覆盖部分国家,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有的只覆盖部分行业(如银行业)或部分国有企业(如大企业、上市公司)。此外,这些研究大多没有超越国有企业的概念,以覆盖国家的经济足迹。
2022年,本书作者把能收集的数据集中于一个数据库,以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和行业分布为重点,试图为国有企业构建一个初步的全球图景,并明确提出了超越国有企业概念研究国家经济足迹的必要性(张春霖,2023)。本章主要依据这个数据库并结合此后的其他研究,首先介绍各国经济中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扩展到国家的经济足迹。
人们目前对国有企业的全球图景和国家的经济足迹只有有限的了解,主要是因为数据限制,而数据收集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国有企业定义的跨国差异。因此,本章第一节首先讨论定义和数据问题。第二节依据作者于2022年构建的数据库,分析各国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分布。第三节超越国有企业的概念,把国家作为一个股权投资者来对待,考察国家的经济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