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国有企业相关的世界贸易规则,为什么要首先关注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及其存在理由?这个问题的第一个答案是,与国有企业相关的世界贸易规则是为全世界的国有企业制定的,所以首先有必要了解全世界范围内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它们为什么存在。
因为中国是国有企业大国,所以人们很容易不自觉地把国有企业当成一个“中国现象”。在国际上,因为中国本身是一个贸易大国,所以说到国有企业与世界贸易体系的矛盾时,经常有人会下意识地认为那说的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这样的理解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如第二章将会看到的,中国确实是一个国有企业大国,但世界上几乎所有经济体都有国有企业。其中与中国情况最接近的是曾经实行过中央计划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本书沿用文献中的用法,称之为“转轨经济体”,包括中国、越南、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剩下的经济体,本书按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类标准,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经济体。美国是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最微乎其微的国家,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
世界贸易体系中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规则,并不是只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制定的,未来的改革也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范围内各经济体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要理解现行规则并深入探讨其未来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必须从中国经济中走出来,从全球经济的视角了解各国经济中国有企业的基本情况。
探讨各国经济中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尤其重要。举例来说,如果按照某种极端观点,国有企业本身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那么贸易规则的制定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经济体设立和维持国有企业的成本,争取让国有企业尽早从世界市场消失。但如果这种极端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有其经济合理性,贸易规则就必须寻求多目标之间的平衡。比如,如果承认国有企业按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全民可及的公共服务是一项合理的经济职能,政府给国有企业提供合理的成本补偿与公平竞争、自由贸易之间就不存在冲突,贸易规则因此就必须区分这种补偿与真正的反竞争补贴。但是,如果国有企业的这种职能是多余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按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公共服务,那就是另一回事。所以,要足够深入地探讨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贸易规则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首先必须研究国有企业存在的理由,否则就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但是,关注和了解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及其存在理由,其意义还不止于此。如第二章将会看到的,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情况非常复杂。虽然为了研究方便,本书把它们都称为“国有企业”,但很多国家的国有企业并不叫“国有企业”。至于内涵,更是千差万别。大体说来,转轨经济体的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与中国的国有企业比较接近,因而比较容易理解。其他经济体的国有企业和中国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的产生于非常不同的法律体系之中。对中国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来说,深入了解和研究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私营企业会越来越多地遭遇与别国国有企业竞争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贸易规则的出发点几乎完全是中国国有企业与世界贸易体系的摩擦和矛盾。事实上,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随着中国私营企业不断进入全球市场,它们与别国国有企业发生竞争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别国政府通过其国有企业设置贸易壁垒,对中国私营企业给予歧视性待遇等方面的风险都是现实存在的。因此,对中国私营企业来说,也存在如何利用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贸易规则保护自身权益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对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及其职能有深入了解。
第二,在中国的对外投资项目中,中国投资方的很多合作伙伴都是所在国的国有企业。这是因为中国的投资比较多地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而很多国家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行业都是由国有企业主导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深入了解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及其职能,也非常重要。
第三,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在进行中,其他国家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改革经验,对中国未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提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