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白重恩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过去四十多年,中国逐渐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经济交往体系,这不仅给中国带来贸易与投资的增长、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更通过“开放促改革”的独特路径,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福祉的提升。如今,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国际经贸规则正在经历重构,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框架面临多重挑战,《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贸易协定开始塑造新的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贸易规则成为国际经贸博弈的一个重要议题。

全球经济秩序的这种深刻调整的大背景是崛起中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从三个不同维度来理解和应对。第一,地缘政治之争。其中最关键的是霸权之争,后者只在中美之间存在。美国认定中国要挑战其世界霸主地位,而中国一定要继续发展自己,所以这个冲突是无法回避的。第二,经济利益之争。国际贸易和经济往来尽管总体上是双赢的,但具体到各个国家或地区层面,就会出现有的要多赢一些,有的要少赢一些,由此引发争议,但这些争议可以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予以解决。另外,国际经贸带来的收益在一个国家内不同群体间的分配与其国内政策相关,国内政策中的问题也会影响对国际经贸的支持。第三,是意识形态和文化之争。当今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比冷战时期更为复杂,既包括传统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意义上的意识形态之争,也包括一些更广义的方面,例如对人权的不同看法。此外,在西方世界内部,也有激烈的意识形态之争,例如美国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所代表的右翼保守势力与欧洲左翼自由派之争。这三个维度交织在一起,使中国与美国及其他西方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很容易被政治和安全逻辑裹挟。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国、美国和其他西方贸易伙伴,包括在西方国家之间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群体之间,在这三个维度的立场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以及应对这些差异的措施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及全球供应链的演变。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格局下,加强与美国之外其他西方贸易伙伴、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多元伙伴的合作,求同存异,构建并不断扩大基于共同规则的经济“朋友圈”,将为中国提供更广阔的增长空间,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力。在平台经济和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日趋重要的今天和未来,扩大“朋友圈”的重要性逐渐加强。

具体到经贸关系中的国有企业议题,中国是全球国有企业规模最大的经济体,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行业,同时也在市场竞争性行业中保持一定影响力,其特殊的治理结构与市场地位常成为国际经贸摩擦的焦点。要让国有企业真正融入国际体系,既需主动适应现有规则(如竞争中性、透明度要求),也需推动规则向更具包容性的方向改革,毕竟,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均存在国有企业,完全排斥既不合理,也不现实。需要强调的是,规则并非单方面妥协,而是互惠对等的制度安排。对国有企业而言,遵守国际规则不仅能减少“不公平竞争”的舆论压力,帮助我们扩大“朋友圈”,更能通过市场化改革提升自身效率;对中国整体经济而言,推动国有企业规则透明化将创造更平等的竞争环境,释放市场活力,优化宏观结构(如平衡消费与投资以应对供需不平衡加剧内卷,同时更好地提升民生福祉)。

本书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此。通过梳理WTO及CPTPP等框架下与国有企业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的逻辑及其演变,本书很好地回答了四个关键问题:第一,国有企业为什么在经历了多次私有化浪潮之后仍然在各国经济中广泛存在?第二,与国有企业相关的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对国有企业的约束本质是什么?其背后的自由市场经济理念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国有企业实践的兼容点和冲突点何在?第三,未来与国有企业相关的世界贸易规则应该如何改革?第四,在捍卫多边主义与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在与国有企业相关的国际贸易规则方面,中国应如何参与规则的改革与重构,以平衡自身制度特色与全球化的需要?

全球化虽遇逆流,但开放合作仍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尤其是对于不存在霸权之争、意识形态分歧不大的欧洲、东盟等其他国家,中国在“国有企业”这个议题上如何与它们形成共识,合作共赢,将是做大做实“朋友圈”的重要环节。2024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以更大魄力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这是基于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做出的战略选择。这一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系统性开放和国际化对标、对接,同时积极参与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主动拓展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关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并对接国际规则的国有企业是制度型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在制度型对外开放的指引下,对内深化改革,完善治理模式,对外则适应与之相关的贸易规则,同时抓住RCEP、CPTTP提供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加快推进区域性自由贸易建设,进一步整合区域化的产业链体系,加快在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国际化进程,构建自己的具有最大包容性的国际贸易生态体系。 fX/i16GaAJyCbqlgJH0YlRNpmwm8E9/JBKIQGM8HqeXau3susME7QiXbioOFqP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