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小结

国家通过投资于企业的股权而参与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活动,是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本章考察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构建国有企业的全球图景,是描述这种经济现象的一种方式。因为国家也投资于企业的非控制性少数股权,所以本章也超越国有企业概念,把国家作为股权投资者,考察其经济足迹。

以数据为基础研究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必然会遇到国有企业的定义问题。本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独立法人资格、政府控制、主要从事商业活动。不同定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这三个基本要素的不同具体界定上。相对而言,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国有企业定义比较清楚、全面,《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国有出资企业定义则覆盖了所有包含国家股权投资的企业。

本章对各国经济中国有企业的分析以GLSOE数据库为基础。虽然该数据库的数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已有数据确认了近年来多项研究(Christiansen, 2011; World Bank, 2014; OECD, 2017;IMF, 2020; EBRD, 2020)已经指明的一个基本事实:尽管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多次私有化浪潮,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各个地区、各种发展水平的国家,情况都是如此;国有企业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在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尤其多见。除此之外,本章的分析也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至少在有数据的经济体的产出和就业中,国有企业仅占少数份额。换句话说,那种国有经济在非农产业中一统天下的苏联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中国经济中,几乎完全由国有企业构成的非农产业在GDP中的份额高达65%,在总就业中的份额约为30%(World Bank, 1985,表2.5和表2.6,第40—42页)。在工业化程度更高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更高。今天,国有经济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仍然是一些大型转轨经济体,如中国、俄罗斯、塞尔维亚、越南。但是,其国有企业在GDP中的份额已经降低到1/4到1/3,在非农产业劳动力队伍中的比重大约在15%左右。也就是说,即使在这些经济体中,收入和就业创造的主体也已经是私营企业。在其他经济体的产出和就业中,国有企业的比重要低得多。除了挪威等少数国家,国有企业在非农产业劳动力队伍中的占比低于5%是常态。

第二,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本章逐一展示了各个经济体的数据,但不能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差别。使用2019年世界GDP数据作为参照,中国国有企业在世界GDP中占有约4.6%的份额。与此相比,俄罗斯、塞尔维亚、越南、印度的国有企业份额分别为0.7%、0.01%、0.11%和0.16% ,合计只有不足1%。虽然没有数据,但其他国家的份额应该更低。换句话说,虽然各国都有国有企业,但中国国有企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突出地位是别国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此外,就行业分布而言,中国的国有企业遍布几乎所有行业,并以绝对优势控制着金融、能源、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

第三,从全球范围看,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也超出了其在产出和就业中的份额所能反映的程度,因为它们通常活跃在现代经济的核心行业,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关键性服务(World Bank,2014,第3—7页;IMF, 2020,第48页)。银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国有企业的支配地位最突出的两个行业。值得注意的是,在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中,国家所有与外资所有很可能存在替代关系。

第四,关于国有经济的行业构成,多数OECD国家和一些转轨国家的国有企业集中于网络型产业。但是,也有一些经济体,包括一些发达经济体,在金融、能源和制造业中集中了比较多的国有企业。

第五,国家是全球市场上一类非常重要的股权投资者。政府、主权财富基金、公共养老基金和国有企业等被OECD界定为“公共部门”的投资者在2020年全球上市公司市值中持有10%的份额。这些上市公司的一部分符合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定义。在中国,按资产计算,接近一半的私营企业含有国家的非控制性少数股权,或者说,这些私营企业属于国有资本参股公司或国家出资企业。

[1] WTO: 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on the Accession of China . WT/ACC/CHN/49.1 October 2001. Section Ⅱ.6. IqRXRddkLiZiyHKgZN6U6pX7vZT+IhV2qP8hyNTBtJwck+gHjo0Ao2bdqpxOF+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