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没有不好的天气

在我出生和长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想要不出门是很好找借口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在地理上主要是指瑞典、丹麦和挪威,但就地区文化而言,还包括我们的东部邻国芬兰。这一地区有许多地方属于北极圈之内,因靠近北极,部分属于亚寒带气候,大雪在冬天很常见,尤其是半岛北部,不过也不一定每年都有“白色圣诞节” 。虽然在墨西哥湾暖流 的帮助下天气会有所回暖,尤其是半岛西部海岸,比同纬度其他地方温度要高。但凡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度过冬天的人都知道,在这里生活需要坚强的心志。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冬季温差极大,有时,人们前一刻还在说“我们把露天茶座搬出来吧”,下一刻就感觉“我的眼皮好像冻住了”。不过,这里的冬天有一点始终不变:绝对的黑暗。

每年冬天,极夜都会笼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部,持续约27天,在12月下旬的冬至日达到顶峰。在那段时期,太阳完全不会从地平线升起。毫不夸张地说,万物生灵此时都仿佛进入了黑暗魔界。相比之下,南部的天气则没有那么残酷,1月份时每天都有长达7小时的宝贵日光。即便如此,阴云密布的天空也经常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包裹在一种永久的半黄昏状态中。这是一场对忍耐力的终极考验。极端天气会可怕到什么程度呢?2014年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整个11月的日照时间仅为3小时,创下了新纪录。“街上行人都要化身成丧尸开始吃人了。”我的一位朋友在11月底时愤怒地说,“世界末日就在眼前!”

每个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有自己应对黑暗冬天的方式。芬兰人为了保持清醒,喝的咖啡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多。瑞典人则建造精致的阳光房,并选择去泰国度假。丹麦人有“福歌”(hygge),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很难直接翻译。它会让人联想到一家人舒适地围坐在壁炉前,喝着热巧克力,玩着棋盘游戏的画面。挪威人通过吃鱼肝油来提高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在林中小屋中躲避风寒。许多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梦想着放弃这里的生活,搬到更温暖、更有阳光、更宜居的低纬度地区。不少人一到冬天就会冒出类似的想法,但只有一些退休的人真正付诸行动。不过重要的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发现,保持平常心才是度过冬天的关键。不管是下雪还是下冰雹,不管是路面结冰还是气温极低,生活还是会继续。尽管大雪过后,火车可能会晚点,但世界并不会停转。比如学校因为天气不好而停课的情况几乎闻所未闻。

快到春天时,番红花和款冬花从地下慢慢探出头来,白昼越来越长,维生素D的储备终于得到补充。在城市里,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也开始出现羊毛毯子了。这无疑也预示着冬去春来。当融雪开始从屋顶滴落时,从似永恒一般漫长的冬天中“幸存”下来的人涌向咖啡馆,将自己裹在毯子里,让苍白透明的脸沐浴在时隐时现的阳光下。哪怕户外只有几摄氏度也没关系。按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标准,戴着连指手套享受拿铁咖啡已经相当舒适了。到了6月,斯堪的纳维亚人为了庆祝仲夏节(midsommar),开始制作花环,围绕五朔节 花柱跳舞,在神殿里祭拜永不落山的太阳,他们已准备好重新拥抱这片土地,以抚慰那渴望光明的身体和心灵。

夏季,在大多数人居住的南部,天气总是变幻莫测。温暖的晴天只会偶尔出现,多云多雨且湿冷才是此间常态。只要气温连续三天在20℃以上,就称得上是热浪来袭了。据说,只有瑞典语才有uppehållsväder(意为“雨歇期”)这种专门的词语来描述两次强降雨之间的时期,想来也绝非偶然。“日乏”(Solfattig)是另一个常用的瑞典天气术语,其意义不言自明。当少有的天气温暖、天空湛蓝的完美夏日出现时,凡是自愿留在室内的人都会被视为精神失常。“只要遇到不错的天气,你就得好好利用起来。这是我们的父母总挂在嘴边的话,也是我想告诉孩子们的。”住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塞西莉亚说。

考虑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气候变化无常,这里会有“没有不好的天气,只有不合适的衣服”这种谚语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它最初可能只是一种应对天气变化的策略,或者是反抗“天气霸权”的口号。如果你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长大,就会无数次从老师、父母、祖父母和其他成年人那里听到这句话。因此,斯堪的纳维亚人长大后都对天气变化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曾经全副武装,从头到脚披挂雨具,就为了去树林里休息或玩耍一下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后,每天都会有出门的冲动。“如果不能每天出门,我会发疯。如果下班后没有时间带儿子出去玩,我会感到很内疚。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斯堪的纳维亚式的思维方式。”我的瑞典朋友琳达说。

一些研究人员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斯堪的纳维亚人如此热衷于每天都让他们的孩子外出活动,耗费了其大部分的职业生涯。有一种研究理论认为这是一种预防措施。人们相信户外活动对孩子有好处,但又无法说出具体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户外活动不会伤害孩子,而且人们担心孩子如果不去户外就会遇到问题。

当地政府为了促使儿童和成人参加户外娱乐活动,将其视为一种预防性的健康保护措施,并为此进行了不少投资。例如,瑞典斯科讷地区(Skåne)的医保机构就鼓励父母在孩子还小时就带其外出,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肥胖。“我们都知道新鲜空气和运动有益于提高食欲和睡眠质量。”一本为新手父母准备的指导手册里写道,“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青少年和成人。哪怕是婴幼儿,每天接触新鲜空气也会感觉良好。这还有助于人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日常锻炼的意识。”

在瑞典,人们普遍认为新鲜空气和户外活动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甚至在制药行业中都能找到这一理念的拥护者。瑞典最大的连锁药店之一皇冠药房(Kronans Apotek)就在其官网上提供了针对流感高发季的预防建议:“减少流鼻涕和咳嗽的第一步是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在户外活动。当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相互之间的物理距离会增加,从而降低他们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感染流感的风险。户外时间越多越好。”

除了对个人健康有益,在童年时期积极探索户外也被认为是与大自然建立永久性密切联系的一种方式。借用实地教育的倡导者、《超越生态恐惧症》( Beyond Ecophobia )一书的作者戴维·索贝尔(David Sobel)的话来说:“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们关心自然,首先要让他们花点时间去体验自然。” G0rN6AoZu1f2jQ3uvTWCVJbgitblrLpVw/kmn31bI6GHs1sknJX2zC8MUP4K6n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