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雪国奇景:户外午睡的婴儿

在丹麦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新鲜空气会让医生失业。”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北欧人对新鲜空气的热爱其实起源于室外空气并不怎么新鲜的时代。在20世纪初,孩子们经常在户外玩耍。但恶劣的卫生条件、各种疾病,以及煤和柴火炉燃烧产生的烟雾等不健康因素合在一起导致肺结核肆虐。当时为数不多的治疗方案之一,就是将患病的儿童和成人送到位于乡村的疗养院,鼓励他们健康饮食,多在户外休息。尽管这种措施对治疗肺结核来说不是很有效,但是人们发现大自然还有其他的治疗功效。很快,富人们不论是否生病,都开始涌向乡村,以获得亲近自然的机会。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们则被送往夏令营,或者长期住在乡下亲戚家里。

20世纪上半叶,瑞典著名记者、作家艾琳·瓦格纳(Elin Wägner)认为,每天花时间在大自然中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地球环境的保护都至关重要。她的观点后来被广泛接受。文化和学术精英们开始宣传瑞典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1940年,一份政府报告首次建议将城市的公共空间留作户外休闲之用。在这份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公共通行权”一词,不过相关习俗其实自中世纪以来就一直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提高,瑞典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自然不再只是生存的必需品,而是欢乐的源泉,同时它也成为国家身份的象征,就像国旗、国歌和瑞典语的地位一样。户外也被称为民主的聚会场所,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瑞典旅游协会、教育系统和其他机构通过鼓励人们享受户外生活,并教育儿童了解野生动物和环境,推广了这种全新的、积极的自然观。为了保护独特的自然景观,各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逐渐建立起来。到20世纪中叶时,新鲜空气已被确立为公共卫生的支柱,其重要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在北欧,人们相信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有益,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尤其是婴儿。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对婴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仅次于食物、睡眠和父母的爱。对婴儿来说,最常见的呼吸新鲜空气的方式是在户外舒服地待在婴儿车里。北欧的婴儿车与美国大多数婴儿车及其他出行设备不同,后者主要是为便携和无缝衔接汽车而设计的。如果说美国式婴儿出行设备相当于一辆丰田轿车,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在拥挤的商场停车场中穿行,那么大多数传统的北欧式婴儿车就像能在崎岖的山路上稳定行驶的沃尔沃汽车,采用了重型底盘。北欧父母购买婴儿车时,不会考虑杯架、零食袋之类的功能设计,而是看重具备强抓地力的大尺寸轮胎和优越的悬挂系统 ,以克服恶劣路况和雨雪泥泞。更重要的是,这种在瑞典语中被称为“barnvagn”的婴儿车可以让婴儿平躺着睡觉。这一点很关键,因为这种婴儿车不仅可以在城里散步时使用,还可以凭借其特有的平底,兼作户外的移动婴儿床。

北欧人一年四季都把婴儿车停放在户外的做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那时的室内空气质量差,许多儿童患有佝偻病和其他疾病,儿童死亡率很高。在芬兰,一位名叫阿尔沃·于尔珀(Arvo Ylppö)的著名儿科医生着手改变了这一切。他被誉为“芬兰的本杰明·斯波克(Benjamin Spock) 医生”。在20世纪20年代,他开始向新手妈妈们分发育儿指南,以改善婴儿的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存活率。在他的许多建议中,有一条是让孩子经常接触阳光、新鲜空气(包括冷空气),以创造“健康的血液”,预防疾病。他认为冷空气可以通过改善鼻子和嘴巴的血液循环来提高人体对细菌的免疫力。1992年于尔珀去世时,芬兰的婴儿死亡率已从1920年的10%降至0.6%,芬兰成为世界上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人们普遍认为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应归功于于尔珀,而且他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芬兰政府如今仍在推广户外小憩。例如,所有初为父母的人都会收到一本名为《在芬兰生孩子》的教育手册,其中明确推荐道:“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很多孩子傍晚在室外的婴儿车里小睡。孩子在户外新鲜空气中睡觉比在卧室里睡得更好。睡在户外对婴儿来说并不危险。”

当马娅和诺拉出生时,户外睡眠也是我最早实践的北欧育儿传统之一。我就像前几代瑞典人所做的那样,凭直觉在婴儿车里铺上羊毛毯,放好婴儿睡袋,把孩子一层一层地裹起来,推着婴儿车走来走去,直到孩子睡着。然后我会把婴儿车停放在自家后院门廊的墙边,打开婴儿监视器,然后自己回到屋里。在那之后,我就从“带着狗散步的女人”变成了“把婴儿留在室外睡觉的女人”。因为担心有人会打电话给美国儿童保护协会,所以除了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我没有向任何人宣传这种户外睡眠养生法。然而在瑞典,我的朋友们会因为做了同样的事情而被称赞为“有爱心的好父母”。塞西莉亚是我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位朋友,她是个精力充沛的红发女孩,脸上的笑容很有感染力。她觉得每天让两个女儿呼吸新鲜空气是她最基本的育儿责任之一。

她说:“我从小就认为每天呼吸新鲜空气很重要,我也正是这样养育女儿的。在我的印象中,如果不每天把孩子带到外面,人们可能会认为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家长。”

塞西莉亚的大女儿玛蒂尔德出生时,气温徘徊在零下15℃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要带着孩子去寒冷的户外活动,确实有点让人畏惧。不过,等塞西莉亚适应了母亲这个角色,气温也上升到零下8℃左右,这时,她开始定期带着她的女儿在寒冷的温度下散步。她回家时不会叫醒女儿,而是把婴儿车留在自家后院门廊的墙边,自己则回到屋里。冬天,她会在婴儿车旁放一个婴儿监视器;夏天,她会把门廊的门微微打开。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尽可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当然,我会时不时过去查看,就像她们睡在屋里的时候一样。”她说,“如果气温低于零下10℃,我不会把她们单独放在外面,但我还是会带她们去散步。如果下雨,我就在婴儿车上套一个防雨罩,然后再出去。不能让坏天气阻止你出门。”

塞西莉亚的女儿们总是在户外睡得更久、更沉,很多北欧父母都有同感。“根据我的经验,孩子们在户外睡得更好,因为他们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而且他们也习惯了在正常的背景噪声中睡觉。”我的表妹约瑟芬说,“我也认为这样他们会更健康。至少他们打完盹以后脸颊红润,看起来很健康。”她的女儿瓦莱丽才一岁,但从两个月大起就每天在户外睡3小时。

当然,并不是所有北欧人都有一个可以停放婴儿车的后院门廊,也不是所有北欧人都住在一个可以毫无顾忌地将婴儿车停放在户外的地方,但他们仍然不遗余力地每天让年幼的孩子呼吸新鲜空气。那些不能把孩子安全地独自留在外面的人,经常会推着婴儿车在外走上好几小时。有时,他们还会成群结队地出门,塞西莉亚开玩笑地称他们为“婴儿车暴走族”。住楼房的人有时会将婴儿车或摇篮放在阳台上。事实证明,比起其他休息方式,他们的孩子也更习惯在户外睡觉。

塞西莉亚说:“很多习惯睡在外面的孩子,除非躺在婴儿车里,否则完全无法入睡。我认为他们经常在户外活动,身体和精神都更好。”

令人惊讶的是,关于户外小睡的研究并不多。不过2008年芬兰的一项研究明确证实,儿童在户外睡着的时间更长。这项研究是在芬兰奥卢市进行的,当地95%的父母通常从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就开始让他们在户外打盹了。该研究还表明,理想的小睡温度为零下6℃。不过还有许多父母表示,他们会让孩子待在温度低至零下15℃(甚至更低)的室外环境中。大多数家长还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寒冷的户外打盹后更加活跃,胃口也更好。高达94%的家长认为在户外打盹“有益健康,因为空气清新”。

在我自己的印象里,在户外打盹也比在室内睡觉更健康。但这是否科学呢?瑞典儿科专家罗兰·森纳斯坦(Roland Sennerstam)表示,从环境微生物控制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非常合理。他建议婴儿和儿童在上午和下午都要外出。“根据经验,你可以让婴儿在温度低至零下10℃的户外环境中睡觉,”他说,“低温会让人生病是一种误解。我们生病恰恰是因为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相互离得太近,才会感染病毒和细菌。在托育机构被感染的风险尤其高,那里可能有20个孩子整天待在充满细菌的环境中。”

此外,1990年瑞典健康和福利委员会对瑞典幼儿园(本质上类似于日托班)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待在户外的时间少于5小时的儿童比每周在户外待6~9小时的儿童更容易生病。1997年,另一项研究将传统幼儿园与所谓的森林学校,即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的学校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户外活动多的儿童生病请假的天数通常较少。

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刺激较多的户外环境中进行活动对大脑发育也有好处,而儿童的大脑发育黄金期正是0~3岁。听飞机的声音,抓一片树叶,闻大海的味道,观察自然界中的颜色和形状,在粗糙的地面上爬行,体验不同类型的天气……这些都有助于在婴儿的大脑中形成神经通路,从根本上为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当婴儿尝试通过周围的噪声、景象和发生的事情来理解世界时,他们的大脑吸收的东西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多得多。”研究者指出,“户外活动让婴儿有机会发展他们的感官能力。”

所有瑞典幼儿园的指导文件都要求保证儿童有时间在户外活动。甚至在北欧地区的传统幼儿园中,让低龄儿童睡在户外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到了午睡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婴儿车靠墙排成一条长龙,午睡的婴儿就这样睡在户外。在丹麦,一些幼儿园甚至有专门的区域,里面有固定的像婴儿车一样的摇篮,最小的孩子可以在那里睡觉。在北欧,幼儿园如果缩减户外午睡或游戏时间,会很快引起家长的愤怒,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幼儿园必须提供给孩子的。

在瑞典全民医疗保健系统工作的护士也建议父母每天带孩子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如果天气不好或者孩子生病了,有些人就不敢出门。”洛塔·博林(Lotta Bohlin)说,“除非孩子真的病得严重,不然我们还是建议他们多呼吸新鲜空气。只要他们安安稳稳地待在婴儿车里,发低烧时去外面也是没有问题的。每天晒点日光很重要。”她是瑞典众多护士兼助产士中的一员。从孩子出生到上学期间,护士兼助产士都会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

在北欧,不管天气如何都要让孩子在户外打盹和玩耍的做法不仅很常见,而且也被视为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但有些习惯在跨文化交际中注定会遇到障碍。

例如,在美国,让婴儿在户外小睡的做法就名声不佳。1997年5月一个凉爽的周六晚上,一名丹麦游客因为将自己14个月大的女儿独自留在纽约一家餐馆外的婴儿车里而遇到了麻烦。这名游客名叫阿妮特·索伦森(Anette Sørensen),她和丈夫当时在纽约东村的达拉斯烧烤店一边喝酒,一边透过窗户看着熟睡的女儿。但是纽约警察局的警察突然出现并逮捕了他们。有人(新闻报道中并没有说清楚是服务员、顾客还是路人)注意到了路边婴儿车上的女孩丽芙,因为担心她的安全而报了警。索伦森目瞪口呆。她试图向警察解释,让婴儿在户外打盹在她的家乡是普遍的做法,是为了让婴儿健康,但毫无效果。

两人都被指控危害儿童安全,在被带到警察局后,他们接受了脱衣搜身,并在拘留中度过了周末。与此同时,丽芙则被送去检查是否有被监护不周和遭受性虐待的迹象,并被安置在临时寄养中心。后来指控被撤销,丽芙和她的母亲在四天后团聚,但这起案件在大西洋两岸引发了一场关于育儿文化的激烈辩论。

父母和专栏作家都对把婴儿留在商店和餐馆外的行为发表了看法。虽然在曼哈顿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大多数人并不认为索伦森夫妇主观上有恶毒意图,但都认为他们过于疏忽。当时的市长鲁迪·朱利亚尼(Rudy Giuliani)甚至公开谈论了这起案件,并为警察的行为辩护,称他们“做了正确的事”。《纽约时报》撰稿人克莱德·哈伯曼(Clyde Haberman)挖苦道:“天气预报说,昨天哥本哈根相当冷,气温接近0℃,还会下雪。按照阿妮特·索伦森的逻辑,这对于丹麦妈妈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们可以把婴儿裹得严严实实,留在婴儿车里,让他们在户外享受清新的空气,而母亲们则待在舒适温暖的室内。”

然而在丹麦,许多人对索伦森和她女儿的遭遇感到震惊。正如索伦森试图向纽约警察解释的那样,在丹麦咖啡馆和餐馆外看到婴儿独自待在婴儿车里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索伦森被捕当晚的温度,据报道是在10℃左右,以北欧的标准来看相当暖和。当然,天气并不是索伦森一案中唯一的问题。哥本哈根有百万人口,犯罪率较低,大多数人都很友好,跟纽约的环境相差甚远。尽管索伦森的辩护律师将餐厅所在的第二大道132号描述为一个安全的旅游区,但其他许多人却称那里充斥着毒品和犯罪。夜幕降临,小丽芙却还在外面的婴儿车里熟睡。

考虑到当时的情况,索伦森这样做是不是太天真了?绝对是。行为是不是不负责任?也许是。但是有没有构成犯罪?以北欧的标准来看绝对没有。从北欧人的角度来看,比起将孩子留在餐馆外,但能透过窗户看着她,警察将父母带走,令他们不得不在监狱里待两个晚上,还指控他们危害儿童安全,而且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将其从父母身边带走四天,这些行为更令人震惊。

显然,并非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学到了索伦森一案的教训。2011年,一名30多岁的瑞典妇女在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家墨西哥餐馆外离开她熟睡的1岁孩子,进去点了一份墨西哥玉米卷。据瑞典《晚报》报道,她离开了大约10分钟,并透过窗户看着她的孩子。在北欧,这可能不会引起任何担忧,但在阿默斯特,有人认为应该报警。尽管婴儿被发现时精神状态良好,母亲也在场,但案件还是被移交给了美国儿童保护协会。该机构计划“调查孩子是否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即这名瑞典妇女是否符合“好母亲”的标准。据报道,当警察出现在餐厅时,她的辩护词与索伦森的非常相似:“这在瑞典很常见,一点也不奇怪。”

设身处地想想,我可能不会像索伦森或另一位女士那样做,但她们的故事很有趣,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她们的遭遇是一幅缩影,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育儿文化的冲突。一种是对每天呼吸新鲜空气的狂热,另一种是对安全的痴迷。在索伦森于纽约被拘留事件的十几年后,我发现自己也陷入了两种育儿文化的冲突之中,因为我生下了马娅,并准备在美国抚养她。 SvvcajSKGTSHz88CBYu1DJIZwOPG3W56bcu78PGfN0BT0ikRm5926JungS4gqh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