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所谓秩序,其实只是强者的剧本

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宋武帝刘裕,从一名贫寒士卒,到一统江南的六朝雄主。

他的生平经历无一不在说明一个道理:胆量与成就成正比。

一 刘裕的不破不立:赢在乱局,狠在开局

草莽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以弱克强的过程。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在发迹之前,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是孤儿、赌徒、无业游民。

史书记载,刘裕于晋哀帝兴宁元年三月壬寅日(363年4月16日)夜间出生,由于家境贫困,母亲在分娩后不久因病去世。父亲刘翘因无力请乳母为刘裕哺乳,一度打算抛弃他,直到刘怀敬之母(刘裕的姨母)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他,后由继母萧文寿抚养,刘裕才得以存活。

刘裕长大后,因家境贫寒,早年间靠砍柴、打渔和卖草鞋为生。刘裕仅识得一些文字,曾因赌博而倾家荡产。

然而,正是刘裕这样一个草根中的草根,却能一路以弱胜强,最终改变命运。他所依靠的,无非是三样法宝:一曰胆量;二曰决绝;三曰敢为天下先!

01.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要有放手一搏的胆魄

以弱胜强的核心在于破局。如果没有掀翻棋盘的胆魄,凭什么指望势单力薄的自己,击败创业路上的一个个强敌?打败草根的,往往不是逆境,而是瞬间的怯懦与放弃。在刘邦的故事中我们已经提到,世界本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谁只仰望谁就退场;只有敢于推动其变化的人,才能赢得胜利。

刘裕喜爱冒险,因赌博而倾家荡产后,他选择投身行伍,押上了人生中最大的赌注——他的一生。他赌的是,从军后自己能够建功立业。

最开始,刘裕只是孙无终手下一个平平无奇的司马,他一度看不到未来。

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五斗米道的道士孙恩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纷响应,朝野震惊。晋廷紧急派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前往镇压。后来刘裕转入刘牢之麾下,担任参军。

十二月,刘牢之率部抵达吴地后,派刘裕领着数十人侦察起义军的动向。不巧,他们遇上了数千起义军,刘裕率众迎战,虽然随从全部战死,但他仍然手舞长刀,奋勇作战。后来,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带领骑兵主力赶来,起义军溃退。

什么是胆魄?胆魄不是虚伪、唱高调的空洞话语,而是对成功与胜利的渴望。一旦我们对实现某个目标充满渴望,就会更加积极地寻找机会,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这种渴望将成为我们行动的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胆魄的底色是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决心。

人的信念与决心不会凭空而来,只有深信自己所追求的事业是正义的、有意义的,且与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相符时,才会有冒险一试并坚持下去的勇气。

相信的力量强大无比,它是普通人翻身的最大依靠。决心意味着对目标的坚定不移,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绝不轻易放弃。这种决心能帮助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冷静,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选择逃避。

只有随时保持对成功的渴望,拥有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决心,才有可能在劣势和逆境中创造奇迹。

02.在创业的重要关头,绝情与理性要两手抓

普通人创业路上的最大拦路虎,是内心深处的怯懦与犹豫。因为一时心软而错过了机遇,从而失去资源、人脉,最终与成功无缘。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拎不清”。人生不是舞台剧,将大量感情与精力投入与创业无关的小事上,并不会让你更像主角,这只是在自我感动。创业路上,绝情与理性才是生存的利器。

刘裕凭借智勇第一次击败反贼孙恩后,他在军中建立了勇猛的形象。每当提起刘裕,人们无不赞叹他具有超常的胆略和战斗力,是个战无不胜的猛将。

从此以后,刘裕无论在何种战局下都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在与孙恩的决战中,双方兵力悬殊,刘裕以少胜多,将孙恩的大军围困至绝望,最终迫使孙恩投江自尽。面对穷寇,刘裕从不手下留情,绝不给自己留下后患,这是他在创业路上高歌猛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绝情”并非指冷酷无情,而是指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拥有一种对目标坚定不移、对困难毫不妥协的决绝态度。这种“绝情”体现在对自我情感的严格把控上,不被一时的挫败感所击垮,也不因短暂的成功而迷失方向。它要求创业者在面对诱惑和干扰时,能够果断割舍那些与核心目标无关或可能拖慢进度的事物,保持专注力。

“理性”则是创业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支柱。它要求创业者能够冷静分析市场趋势,客观评估自身实力与资源,制订出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计划。在创业的关键时刻,理性意味着不被情绪左右,不盲目跟风,而是通过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做出最佳选择。理性还体现在对团队的管理上,要求创业者能够公正、公平地处理团队内部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团队的稳定与和谐。

“绝情”与“理性”是相辅相成的。在创业的道路上,没有“绝情”的坚持与割舍,创业者可能会因情感纠葛而错失良机或陷入困境;而缺乏“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则可能导致盲目行动和资源浪费。 因此,成功的创业者往往需要在关键时刻将这两者紧密结合,既要有对目标的决绝追求,也要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03.局势混沌不明时,谁先破局谁就能上位

很多草根即使披荆斩棘,创下了一番事业,依然难以挑起更大的担子,缺乏将事业做大做强的能力。人们往往会误以为这是自己的能力上限。但事实上, 所有人都有上限,只是你是否在给自己设限。 在局势混沌不明时,必须勇于打破僵局。只要你敢站出来,那你就是天然的领袖。率先破局的人,在承担最大风险与责任的同时,理所当然也会收获最大的利益。

东晋后期,权臣桓温之子桓玄趁朝廷用兵之机,率军进入建康城,控制了朝政。此举引起了刘裕等人的不满,他们誓言讨伐桓玄。当时的统帅想与桓玄和解,却被桓玄所杀。

桓玄自小张扬跋扈,目空一切。父亲桓温当年辅佐晋朝,权倾朝野,心有不甘。当他意图夺权时,帝位却被另一权臣司马昱夺去。桓温忿然而终,这份怨气却成为桓玄夺权的动力。

桓玄继承父业,心怀不轨。见朝局动荡,天下义军四起,他便想趁机入驻都城,控制大权。于是,他找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带兵入城“保卫皇室”。众人明白这是篡权的第一步,但没有人敢明言。只有刘裕等几人暗中结盟,誓要除掉这位篡位者。

当时的朝廷大臣想与桓玄和解,但很快便被桓玄以各种借口杀害。刘裕本难逃死劫,但因战功卓著,桓玄不敢贸然动他,只是派他去剿灭各地的义军。刘裕明白时机未到,只能忍气吞声,表面顺从桓玄。

桓玄询问刘裕是否支持他夺权称帝,刘裕曲意逢迎。桓玄因此大悦,决意登基。就在桓玄准备称帝时,刘裕已在暗中联系其他将领,伺机反击。终于,刘裕举兵讨伐,桓玄兵败在逃亡途中被杀。自此,刘裕正式成为朝中权臣。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在局势混沌不明、所有人都准备明哲保身时,如果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尝试打破僵局,那么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信任,也为整个局势迎来转机带来了可能。

站出来打破僵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因为破局者往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责任。他们可能会面临失败、挫折,甚至遭受误解和攻击。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塑造了破局者的坚韧和果敢,也让他们在面对困境时更加坚定和从容。

率先破局者在承担风险与责任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会收获最大的利益。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和影响力的提升。破局者通过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他人的认可和尊敬,成为众人仰慕的对象。他们的成功,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勇于打破僵局的领袖人物。他们或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或是在社会变革之时引领风潮。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这些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勇于打破僵局,是成为领袖的关键一步。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同样会有许多需要打破僵局的时刻。在这些时刻,我们能否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引领和改变,将决定我们能否成为自己生活中的领袖,能否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二 降维打击,刘裕的制霸之路

不少人通过艰苦拼搏,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有的做个体户,有的成了小领导。他们身上大部分有这样的特质,那就是温和、平易近人,能够与下属和朋友打成一片。然而,这种品质往往无法帮助他们在事业上更进一步,反而可能成为他们晋升的障碍。因为 当一个人爬到一定高度时,他不再需要讨好任何人,唯一需要讨好的,是自己的事业。

01.建立威信,敢用铁血手腕杀鸡儆猴

干脆利落的行事作风,在树立威信的过程中永远不会过时。刘裕在混乱局势中,精准地抓住了威胁自己的关键,果断诛杀了反对势力,从而脱颖而出,稳固了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在工作中,想要立威,“杀一儆百”始终是有效手段。 唯有摆脱普通人身上的软弱气质,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具有号召力的头狼型领袖。

东晋末年,政局混乱,百官放纵,百业荒废。刘裕以身作则,率先整肃朝纲,以威严约束群臣,使百官认真履职,仅二三日内,朝廷风气便焕然一新。

掌权之后,刘裕果断诛杀了反对自己的“江左冠族”——尚书左仆射王愉及其子、荆州刺史王绥(桓氏亲党)等。此外,光禄勋丁承之、左卫将军褚粲、将军司马秀因“役使官人”一事被御史中丞王桢之弹劾。三人在向朝廷递交的谢笺中言辞激烈,颇有怨言。刘裕奏报武陵王司马遵,认为三人“横兴怨忿,归咎有司”,将其全部免职。刘裕奉司马遵为大将军,发布大赦,赦免除桓玄一族以外的所有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刘裕的“杀一儆百”并非盲目行事,而是建立在自身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做事漏洞百出,却试图以强硬手段立威,那么最终只会遭到反噬,得不偿失。

02.忍,是草根跨过命门的唯一通行证

一个人成大事的底色是什么?是格局,只有胸怀天下,才能真正拥有天下。什么是格局? 当天大的利益唾手可得时,你能够抑制心中的欲望,愿意审时度势,静观其变,按捺住贪图眼前利益的冲动,能够等待时机,这就是格局。 因为你永远无法预知,巨大的诱惑背后究竟隐藏的是一步登天的阶梯,还是让你一落千丈的深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而世上最难跨过的一关,就是个人这一关。自古以来,多少王侯将相都败于此关,更何况我们这些从底层杀出来的草根子弟呢?在这一点上,刘裕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义熙元年(405年)三月,晋安帝下诏褒奖刘裕的功绩,擢升他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并继续担任“使持节、徐青二州刺史”。然而,刘裕多次力辞安帝所授的官职,并返回丹徒。安帝无奈,只得加授刘裕都督荆、司、梁、益、宁、雍、凉七州军事,与之前的九州叠加,共都督十六州的军事,同时卸任青州刺史,加领兖州刺史,其他官职维持不变。

义熙二年(406年)三月,刘裕被加督交、广二州。十月,刘裕上书为西征桓氏众将士请功。朝臣通过疏奏,认为刘裕作为“唱义谋主”,立下“匡复之功”,因此封他为豫章郡公,食邑一万户,赏赐绢三万匹。镇军府的僚佐规格仅次于原太傅谢安府。十一月,安帝重申前诏,再次加授刘裕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尽管他一再坚辞,最终安帝才作罢。

义熙四年(408年)正月,由于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王谧已在义熙三年去世,朝中无人,刘裕遂听从幕僚刘穆之的劝言,接受了辅政的诏命。最终,他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并兼任徐兖二州刺史,掌握了朝政大权。刘裕辞去兖州刺史之职。九月,因刘敬宣讨伐割据西蜀的谯纵无功,请求逊位,安帝不允,仅降其军号为中军将军。

平常人或许能抵御一两次的利益诱惑,但当诱惑一次又一次向你袭来,你还能坚守住本心吗?一个拥有大格局的人,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全局的视角审视问题,预见未来的趋势。他们懂得,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每一次决策都需经过深思熟虑,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利益,更要兼顾长远的发展。面对诱惑,他们不会盲目行动,而是会耐心等待,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因为他们明白,真正的成功往往属于那些能够耐心等待、精准出击的人。刘裕一次次辞官不受,却依然能够一路平步青云,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忍耐是顶级的以退为进,是有意识的克制。 我们在创业和工作过程中,也不妨多一些耐心,在面对暂时的诱惑时,想清楚这份诱惑到底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它会不会阻碍我们走向真正的成功?诱惑背后是否暗藏危机?想清楚这些,忍耐与克制便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03.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想要成功地踢出临门一脚,依靠的是什么?是绝对的理性!只有拥有绝对理性,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混乱诡谲的事态环境中,做出对自己和团队最有利的决策。 草莽出身的人有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敢于彻底推翻过去的束缚,能够为了大局与任何人撕破脸! 而我们这些困于世俗关系中的普通人,之所以难以成事,恰恰是因为缺乏这一点最关键的“冷血”。

在刘邦的例子中我们提到过,这个世界就像一个草台班子,而利益则是这个草台班子的重要黏合剂。谁能理解这一点,谁就能拥有绝对的理性,谁就能推翻这个草台班子,掌控自己的命运。

细数刘裕前半生的战绩,他带领军队攻灭南燕、平定荆江、灭亡谯蜀、掌控荆扬,又北伐灭后秦,以锐不可当的姿态将天下大半的土地收入囊中。其间,他还一手推动了义熙改革,有效遏制了自东晋建立以来,朝廷纲纪松弛、权贵门阀互相兼并的现象,一度让百姓安居乐业。这些不世之功,使刘裕在朝廷中的地位显赫无比,他已经无须再忍耐,稳固的根基让他有了足够的权力。

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同意接受相国、总百揆、扬州牧的官职,以十郡建立“宋国”,受封为宋公,并获九锡殊礼。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刘裕指派中书侍郎王韶之缢杀晋安帝,立其弟、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帝,即晋恭帝。

元熙元年(419年)十月,刘裕晋升为宋王,宋国食邑增加十郡,总计已达二十郡。同年年底,他又获得了加皇帝规格的十二旒冕、天子旌旗等一系列殊礼。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刘裕代晋称帝,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灭亡。他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南朝宋”“刘宋”。

刘裕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有道德或更高尚,而在于他深谙权力斗争中的冷酷法则:利益为先,理性至上。 他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推翻过往的情义,放下所有人情包袱,专注于谋取最大的利益。这并不是说他不近人情,而是他清楚地知道,面对利益时,情感只会成为他的羁绊。刘裕的冷静与理性,使他在一次次关键时刻做出了最符合利益的决策。无论是北伐、实施改革,还是最终建立南朝宋,他的每一步都走在了关键的节点上。

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情感可能让我们迷失,而理性则能让我们看清方向。刘裕的成功,源自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冷静与决断。他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毫不犹豫地撕破情面,推翻旧有的关系网,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秩序。

当你面对人生的关键节点,最重要的不是犹豫徘徊,而是用理性去判断局势,抓住最有利的机会果断出击。记住,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真正的成功,依赖的就是这种绝对的理性和冷静的判断力。

三 用勇气去征服星辰大海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细数刘裕的一生,从孤儿到赌徒再到君临天下,寥寥十几字便足以令人热血沸腾!而所有伟大的开始,都源于一次勇敢的破釜沉舟。勇气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天赋,而是建立在对事物和环境的精准判断之上,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做事方法,一种近乎本能的有效控制。

因此,我们可以进行专项练习,提升自己的“勇气值”。

01.永远积极昂扬,用果断力打破消极负面

什么是果断力?它是在面临选择时,能够迅速、明确地做出决定的能力。具有果断力的人通常能在关键时刻迅速判断形势,并勇敢地采取行动。果断力与勇气相辅相成,使你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毫不犹豫地迈出步伐。普通人成功路上的最大绊脚石,就是从想到做之间存在过长的缓冲时间。当你反应过来时,机会早已跑远。

02.你放弃什么,什么就会不断折磨你

放弃就是胆怯,是对未知结果的恐惧,是对迎接挑战的畏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肯走出舒适区,这或许是许多草根身上共同的“小家子气”。如果你在面对未知时能多一些坚持,你的成就可能会截然不同。一旦你变得坚韧不拔,这种特质便能让你在逆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展现出强大的勇气。

03.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培养自信力

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又凭什么相信你?自信是许多优良品质的基石,尤其与勇气密切相关。培养自信力的第一步是先接受自己,全面剖析个人的优点与缺点,并进行专项改变和提升。根据个人情况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确保这些目标具体、可衡量且可实现。逐步实现这些目标,每一次成功都会增强你的自信心。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崛起、成功,自信力永远是你可以信赖的武器。 YxVO4TIcs/DbgPednwiu0bjZlQ4B8mHBbSUglYx3uIhlk78+IYCVOLUmdM/PX3u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