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结论

儒家理论中关于贤能之人掌管国内政府的观点,在中兴时期的实践中经受了严格的检验。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年代,与此前及此后的年代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览中国历史,出现过许多有“贤能之人取得非凡功绩”的时期,而这个时期往往存续时间很短。 (注158) 尽管与其他朝代相比,清代关于这种现象的历史记录并不落下风,尽管中兴时期无疑是那些偶然出现的短暂历史时期中的一次,而且在此期间贤能之人集体涌现,但是,其结局却是短命的。儒家社会制度即便是在其最佳状态下,也仍然存在其缺陷。正如康有为评论的那样,这种制度导致了过度依赖特殊官员的特殊才能的错误倾向:如果巡抚精通文学,则全省都会写作;如果他对财政领域感兴趣,则全省都会沉溺于币制改革。 (注159)

一部通俗易懂的长篇清代历史,其目的在于供人们大声朗读,同时反映出一个普遍都能接受的观点——清政府的倒台,是因为存在着难以忍受的人才匮乏局面。中兴事业,展现了处在最佳状态下的传统国内政府。 (注160) 中兴时期国内政府的执政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新问题接踵而至,政府在应对策略的把握上,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L9QOUQiQGcUpqewL+QzmJ7tkyacI9f171hMMe5QPgXFSlXBfARH9KiTkNELJvqF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