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几千里 ② ,海月十五圆 ③ 。
始经瞿唐峡,逐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④ 。
日边攀垂萝,峡外倚穹石 ⑤ 。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⑥ 。
却顾失丹壑 ⑦ ,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 ⑧ ,银汉去安在 ⑨ ?
望云知苍梧 ⑩ ,记水辨瀛海 ⑪ 。
周游孤光晚 ⑫ ,历览幽意多。
积雪 ⑬ 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⑭ 。
归途行欲曛 ⑮ ,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⑯ 。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 ⑰ 还孤舟。
①巴东:指原巴国东部地区。据《华阳国志·巴志》,巴国强盛时“其地东至鱼复”。此诗当作于初次出峡时。
②江行几千里:李白自岷江转入长江,行程已有千余里,几千里为夸张之辞。
③海月:由海上升起的明月。见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古风》五十六亦有句:“清辉照海月,美价倾皇都。”十五圆:月亮逢农历十五而圆,不必专指中秋月圆。此诗特以月圆起兴。
④历:经历。这一句的意思是,由于巫山高无穷,巴国之地尽收眼底。
⑤穹石:巨石,大岩石。
⑥纤烟:细微的云烟。无纤烟:万里无云,一碧如洗。
⑦却顾:与下句仰观相对,指回头往下看。失:看不见。丹壑:赤褐色的深谷。时在秋天,谷有红叶。反衬出巫山绝顶之高峻。
⑧扪:触摸到。
⑨银汉:银河。去安在:隐没到哪里去了。从第五句到此句,都是正面铺写登巫山最高峰的即时感受。
⑩苍梧:山名,秦汉苍梧山即今九嶷山,在今湖南境内。知苍梧:意思是由巫山的气象,即可以想见苍梧山气象。
⑪瀛海:大海。辨瀛海:意思是由登巫山绝顶下看峡水,即可以想见大海洪波涌起,浩瀚无边。这两句也是登高的感受,但已转入畅怀联想,在全诗中承上启下。
⑫周游:到处游览。孤光:远处映射的光,犹言夕照。孤光晚:已时至傍晚。足见李白游兴极高,在巫山最高峰游览了整一天。此句由白天转写到夜晚。
⑬积雪:积聚未融的雪,比喻月光如雪,银辉铺地。
⑭悲风:令人倍感凄凉的风。语义见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森:茂密。柯:树枝。森柯:树丛。
⑮曛:昏暗,指夜色。
⑯暝:本义为闭眼。松暝:松树都闭眼了,比喻树影变黑,夜幕降临。吐月:月亮冲破夜幕而出。
⑰策:杖。挥策:使用手杖。后十二句描述晚还。虽有悲风之句,格调终究与骋目畅怀的游兴一致,绝无衰飒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