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 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 ,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 ,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途 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注释

①白帝城:在今奉节县东面白帝山上。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天下大乱,多处有割据势力称王称帝。王莽所委导江卒正(相当于蜀郡太守)公孙述趁机而动,更始二年(24)“自立为蜀王,都成都”;建武元年(25)“自立为天子,号成家”。因“好为符命鬼神瑞应之事”,以起事西方,服色尚白,自称“白帝”。派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拒扞关(鱼复江关别称,在瞿塘峡西口)”,任满等建白帝城。(以上见《后汉书·公孙述传》)据《水经注·江水》记载,“白帝山城周回二百八十步,北缘马岭接赤岬山,其间平处,南北相去八十五丈,东西七十丈。又东傍东瀼水,即以为隍。西南临大江,窥之眩目。惟马岭小差逶迤,犹斩山为路,羊肠数四,然后得上”。迄今大体格局未变。建武十二年(36)东汉大司马吴汉率军攻破成都,灭成家,尽诛公孙氏。鱼复士民感念公孙述曾命任满屯田,发展生产,乃为之立白帝庙。从东汉前期直至明代正德七年(1512),此庙一直供祀公孙述。正德七年时,四川巡抚林俊认同东汉马援“子阳(公孙述字)井底之蛙耳”的说法,令毁公孙述像,改祀曾经劝阻公孙述称帝的马援及土神、江神,改庙名为三功祠。嘉靖十二年(1533),四川巡抚朱延立及按察司副史张俭再令改祀刘备、诸葛亮,改名义正祠。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川巡抚段锦复又令添加关羽、张飞塑像,取“明君良臣”之义,改名明良殿。但庙门仍沿用宋人张航用汉隶所书“白帝庙”三字。后之选诗但凡涉及白帝城和白帝庙,若无特定必要,一概不再注。

②沧江:泛称江流、江水。

③土风:当地民俗风习。

④巴子国:巴子管领的地域、地区。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述,“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武王分封时,巴子国在汉江中下游地区,当时奉节为巴之附庸国夔子国的属地鱼邑。周匡王二年(前611)以降,鱼邑归于巴。

⑤汉王宫:指刘备所置行宫永安宫。台没汉王宫:意谓眼前所见到的永安宫,楼台已经有些破败。伤古之情,暗寓其间。

⑥荒服:古代将京畿以外的地区按距离远近划分为“五服”,即甸、侯、绥、要、荒。荒服指距京畿二千五百里以远地区,于五服中最僻远。甸:古代指郊外。周甸:周王朝的郊外。意谓白帝城一带虽离京畿甚远,但终究是中央王朝的郊野地区。

⑦尚禹功:土风仍然崇拜传颂大禹的凿峡之功。《水经注·江水》说:“(广溪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⑧川途:道路,路途。此处特指水路。

⑨坐:居留,留滞。穷:穷尽,止息。全句意谓留滞于白帝城而怀古,万千思绪总没有尽头。 QNc94r6LEqXQOOc21xkwyTFh7Jupy+CU/gENVyJA28e2zKyNhP8rj/9DLyHVDG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